摘要:郄雲卿《駱賓王文集序》,《新唐書·駱賓王傳》,都說兵敗逃亡。駱賓王隨徐敬業等人倉皇出逃,下落不明。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這首詩相信每一個讀者都在兒時讀過,他的作者就是唐初四傑之一的駱賓王。

相傳,駱賓王自幼聰慧,七歲的時候就寫出了這首鵝鵝鵝,但是,自古紅顏多薄命,咦,好像用錯了,駱賓王是個男生,反正就是這個意思吧!

雖然駱賓王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但因他爲人剛正不阿,不與世俗合流,一生命運坎坷,從他的自傳體長詩《疇昔篇》中,我們可以看出駱賓王仕途很不如意,多次被罷官,甚至被誣陷。

嗣聖元年,武則天廢中宗自立,同年9月,徐敬業在揚州起兵反唐。駱賓王爲之起草了著名的《討武氏檄》

“班聲動而北風起,劍氣衝而南鬥平,暗鳴則山嶽崩頹,叱吒則風雲變色。……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言辭慷慨激昂,豪情氣吞山河。

相傳武則天讀至“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託”時 ,嚇得掏出電話來問情報部門:“誰爲之?”或以賓王對,武則天感嘆曰:“宰相安得失此人?”

詩作得好,不見得會指揮打仗,武則天很快就打垮了徐敬業的軍隊。駱賓王隨徐敬業等人倉皇出逃,下落不明。

後世的歷史學家們,旁徵博引,企圖說明駱賓王的下落和結局。但是各說各的一套,互相不服,爭論無結果,綜合起來主要有以下三種說法:

被殺。《舊唐書·駱賓王傳》,《資治通鑑》卷二零三,都持此說。

逃亡。郄雲卿《駱賓王文集序》,《新唐書·駱賓王傳》,都說兵敗逃亡。

投水而死。張鷟《朝野金載》卷一,說“賓王后與敬業興兵揚州,大敗,投江水而死”。

事實究竟如何,因年代久遠,已經不可考,這裏有這麼一個故事,我就這麼一說,您就這麼一聽,唐人孟綮《本事詩》記載:

唐代詩人宋之問貶職江南,夜遊靈隱寺有感,做了兩句詩:“鷹嶺鬱岹嶢,龍宮鎖寂寥。”然後就卡殼了,後聯就是續不上來。

這時有個禪坐的老和尚見宋之問行吟甚苦,因代續曰:“樓觀滄海日,門聽浙江潮。”宋之問聽後大喜,於是把全詩一氣呵成。

次日一早,宋之問再去拜訪,怎麼也找不到老和尚了。詢問寺僧,才知道原來續詩者竟是大名鼎鼎的駱賓王的鬼魂!

原來,徐敬業一看打了敗仗,就與駱賓王化裝逃走了。李孝逸考慮到,雖然打了勝仗,但是如果沒能抓住首要人物,肯定會被武則天責怪。

於是在幾萬死人中,挑選了幾個長得差不多的,函首以獻。後雖知不死,不敢捕送。故敬業得爲衡山僧,年九十餘乃卒。賓王亦落髮,遍遊名山。至靈隱,以週歲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