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无论在全球范围还是在中国,肝癌的发病例数和致死率都在各种癌症中位于前列。肝癌起病隐匿,进展迅速,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到了中晚期,治疗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10多年前,索拉非尼成为首个晚期肝细胞癌治疗中具有显著生存获益的全身疗法,此后,索拉非尼在晚期肝癌一线治疗中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今,这一局面或将被打破,肝癌一线治疗将迎来重要的新选择。

近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正式发表了IMbrave150试验结果,与索拉非尼相比,阿替利珠单抗(Tecentriq,atezolizumab)+贝伐珠单抗(Avastin,bevacizumab)组合降低了患者疾病进展风险,大幅延长患者生存。

NEJM同期刊发的社论指出,这些数据非常重要,不仅确定了除索拉非尼外提高肝癌生存率的第一种疗法,也是肝癌中首个取得3期试验成功的免疫组合疗法。

截图来源: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IMbrave150是一项全球、开放标签3期试验,纳入了以往未接受过全身性治疗的无法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2:1随机分组,接受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336例)或索拉非尼(165例)治疗。

截至2019年8月29日的数据显示:

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组在12个月时的总生存率为67.2%,索拉非尼组在12个月时的总生存率为54.6%,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组死亡风险降低42%。

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组和索拉非尼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6.8个月和4.3个月,免疫组合疗法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41%。

根据RECIST 1.1评估,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组的客观缓解率为27.3%,索拉非尼组为11.9%。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组的疾病控制率为73.6%,索拉非尼组为55.3%。

试验中观察到的不良事件,与已知的每种药物的安全性以及疾病特点一致。在接受至少一剂试验用药的患者中,免疫组合疗法组和索拉非尼组分别有56.5%和55.1%的患者发生了3或4级不良事件。免疫组合疗法组中有15.2%的患者发生3或4级高血压,这与已知的贝伐珠单抗安全性相一致。很少有严重毒性作用。

综合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研究团队认为,在无法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中,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优于索拉非尼,能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总体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

社论文章进一步指出,更多肝癌前沿疗法的临床试验正在开展。目前很多新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组合疗法的3期试验可大致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其他抗血管生成疗法的组合,其独特的靶标抑制作用有望与免疫疗法协同起效;另一类是和PD1/PD-L1抑制剂联合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抑制剂。未来选择一线治疗方案时,这些3期试验的阳性结果都需要进行交叉比较。

期待随着新药不断研发、证据不断积累,肝癌患者能够拥有更多更好的治疗选择!

题图来源:123RF

参考资料(可上下滑动查看)

[1] Richard S. Finn, et al., (2020). Atezolizumab plus Bevacizumab in 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N Engl J Med, DOI: 10.1056/NEJMoa1915745

[2] Robin K. Kelley. (2020). Atezolizumab plus Bevacizumab — A Landmark in Liver Cancer. N Engl J Med, DOI: 10.1056/NEJMe2004851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药健康研究进展,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如有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