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上一次被臺劇驚豔是什麼時候嗎?

豆子私心提名《我們與惡的距離》!

就在上個月,《與惡》班底再發力,推出重口味懸疑劇《誰是被害者》。

尺度更大!話題更熱!

截至目前仍hold住8.1分,口碑持續走高。

改編自推理作家天地無限的小說《第四名被害者》。

講述了患有亞斯伯格症的鑑識官方毅任在調查一連串詭異連環殺人案中意外發現女兒涉案,爲了找尋真相,他和“嗜血”記者徐海茵相互利用,共同合作。

還是熟悉的壓抑畫面,寫實風格和濃重的悲傷氛圍。

通過一樁連環命案串起多個被害者,不遮不掩的大尺度直擊現實苦難,將鏡頭對準底層羣像,將人性的冷暖善惡一點點揭露。

還有令人驚喜的“紫薇格格”炸眼演出!

---尺度破天!話題深刻!---

別的先不說,光是這劇的演員陣容就有夠吸引人了,性感男神張孝全耶!

他在劇中飾演患有亞斯伯格症的鑑識人員方毅任。

Ps:亞斯伯格症被認爲是自閉症的一種,主要症狀爲社交困難、溝通困難、偏執等等。

專業很強,一個頂十!但性格孤僻不合羣,不喜與人溝通和接觸。

在別人眼中他就是個不近人情,只關心案件的怪胎。

女主角許瑋甯,漂亮有演技。

飾演記者徐海茵,有敏銳的新聞嗅覺和龐雜的線人網絡,練就一身高超社交本領。

爲了追獨家不擇手段,偷拍!威脅!暗訪!

只要能套料,她可什麼都幹得出來!

王識賢飾演脾氣火爆,但正義感十足的刑偵隊長。

鑑識官X記者X警察,因爲一起連環殺人案被緊緊聯繫在一起,刺激!

然而,更刺激的是這劇的場面驚人!

從片頭就開始友情勸退。

網飛尺度從不令人失望,夠膽你就來!

---注意!!!前方高能!!!---

開篇就把你炸到反胃!

敲!敲!敲!嚇到口吐芬芳!

道具組老師們用心了!抱拳.JPG

屍體出現在城東區的一家旅館,浴缸裏倒滿了食人魚酸,種種線索指向該屍很可能是過氣女歌手蘇可芸,而且是自殺身亡。

就在快定案的時候,方毅任覈對屍骨時發現,死者是個年輕男性,不可能是蘇可芸!

在關鍵證物中他還發現了失聯多年的女兒的指紋,是巧合還是涉案其中?

爲了保護女兒,他隱瞞關鍵證據,獨自一人祕密追查。

原來,前妻早已過世,女兒曉孟被送進少輔院的第一天就逃跑失聯了。

唯一可查的是她曾在夜總會打傷客人被報導過,報導的記者正是徐海茵。

一個要女兒線索,一個要命案消息,兩人相互利用,合作調查。

在他們祕密調查過程中,很快就發生了第二起案件,某地產集團尚在施工的大樓出現焚屍!

現場遺落的證件指向死者是該地產集團前不久離職的男性員工張聰建。

方毅任趕到現場卻發現死者正是警方苦苦找尋的蘇可芸!

哦豁,這就很有意思了!

警方從“張聰建”入手,順藤摸瓜發現某地產集團曾被多次舉報壓榨員工,剋扣工資。而張聰建身患癌症,時日無多。

第三起毒殺案馬上上線!

真正的張聰建死在了木雕師的倉庫裏。

看似毫無關聯的三個人相繼死去,上一個案件的死者總會留下下一個死者的信息,離奇得很!

並且三名死者的真正死因都是服用過量芬太尼,只不過是選擇了不同的屍體曝光方式。

警方也在進一步調查中發現了江曉孟的存在,她多次出現在案發現場附近。

在 這起連環命案裏,每個人都在遺願實現後替代下一個人去死,就問你刺激不刺激!

那麼,江曉孟在這起案件中又擔任什麼角色呢?

兇手?幫手?還是下一個死者?

一切都還是未知,死亡迷局仍在繼續......

幕後推手也開始走進警方的視線。

看到這裏,你會發現每個案件都拋出大量社會人文的議題,警醒意味十足。

溶屍案的死者是一名性別認同障礙的酒店少爺遊誠皓。

從小就被霸凌歧視,父母不認同他,社會不接受他,活着對他來說太痛苦,最後扮成蘇可芸的樣子死去,如願做了回女人。

蘇可芸幾十年前也是紅極一時的歌手,經歷了整容吸毒負債後想要復出,大衆卻不再給她機會,行業裏也沒有了她的位置。

直到她以慘烈的方式自殺,人們才又想起她的歌聲,蘇可芸這個名字也重新登上頭版頭條,新專輯大賣!

張聰建本是公司裏的優秀員工,因爲患上癌症被公司拋棄,連血汗錢都拿不回來。

於企業,螺絲釘壞了換一個新的就好了,但於員工,那是他們拿命拼來的成績,張聰建只是想爲更多像他一樣的人求一個公道。

他們相互幫忙,相互鼓勵,所有人都實現了願望,所有人都有價值的死去。

自殺,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可比起看他們痛苦的活着,燦爛的死去是不是會好一些?

畢竟,活着的人各有各的苦難,鮮少有人有勇氣去面對,逃避往往是第一選擇。

方毅任始終都學不會怎麼和人相處,不懂得怎麼去愛人,所以他離開妻女,不聞不問。

直到曉孟再次走進他的生活,他才醒悟逃避沒有用,只有努力靠近才能感受到生活的暖。

徐海茵也因爲悲慘的童年陰影,一直用工作麻痹自己,行事決絕狠辣。

可當你所追求的獨家!頭條!摻和着別人的苦難和血肉時,你還能拋棄良知嗎?

一環扣一環的案件很是過癮,但懸疑味兒差點,過早的揭露案件自殺性質,也讓人有種遊戲一下玩到頭了的沒勁感!

最後兩集還很可惜的淪爲說教雞湯。

---中年女演員的翻身仗---

值得一提的是林心如這次的表現還挺抓人的。

沒錯,這個面目猙獰,偏執癲狂的女人就是林心如!

素顏出鏡,扮相醜陋,無限接近遠嫁臺灣、操一口廣東話的印尼籍清潔工形象。

出演性格扭曲的反派,比起以往的乾瞪眼演技,微表情用得很好。

徐海茵來探監,李雅均帶着嘲弄的口氣和她說話,狀態是很放鬆的。

直到徐海茵強灌一鍋雞湯後,李雅均的表情纔有所變化,不可置信從她臉上滑過。

漸漸的眼神遊離,目光閃躲,明顯感受到她的信念在動搖,在自我懷疑。

再到最後“我不聽,我不聽,我不聽”的自欺欺人。

可惜劇中戲份不多,可以說是功能性人物,沒有展開去聊她的動機和信念養成,感染力稍弱了。

演技方面除了個別度沒把握好之外,的確有讓人想給她點贊。

林心如如今也是急需轉型,但中年女演員的翻身仗可不好打!

隨着年紀增長,中年女演員的職業發展越來越受限,適合她們的影視題材不多,能挑選的角色也在變少,無法接受飾演媽媽輩角色的更是大有人在。

境況怎麼看怎麼難,但還是有人漂亮翻身!

去年,賈靜雯憑藉《與惡》一舉拿下金鐘獎視後,范曉萱在《罪夢者》裏又欲又A的表現也獲得一衆好評。

發現沒有,除了她們都等到了一個適合自己的角色之外,她們都不執著於演少女,演主角。

看清自己的優勢,挑到一個適合的角色就能夠大放異彩,一口氣撕掉“過氣女藝人”的標籤,等待的過程就好好磨練演技。

再來看林心如,雖然她的國民度很高,但在主流獎項上真的沒什麼成績。

最具量級的還是《嫌疑人X的獻身》得到華鼎獎最佳女演員。

電影上,更多的是在演各類商業片。電視劇上,轉型做製片人也還是在瑪麗蘇女主裏打轉。

隨着她把工作重心傾向臺劇,她的臺劇作品是不少的,看得出來想要衝獎的野心。

但最後出來的成績都沒能如她願。

產後復出後也一直都沒什麼作品,只在綜藝裏露露臉。

這次突破雖然讓大家看到了她的另一種可能性,卻也還沒到全網稱讚的地步。

但能主動跳出少女怪圈就說明離出圈不遠了, 再接再厲或許會有很亮眼的成績也說不定!

今日小豆子 | 喵嗚

上一篇 豆漿程瀟的第一部大女

粉絲向團隊開火?你家正主願意嗎?

主戲及格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