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朱元璋的明孝陵的石碑,用“眀”代替了“明”字,而这种写法普遍认为是引用自《康熙字典》。事实上,康熙年间成书的《康熙字典》,只要涉及到明朝的描述,都会有意无意的用“眀”字替代,例如:“眀则洪武正韵”、“汉晋唐宋元眀以来”等等。

大家好,我们的小凡谈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明孝陵朱元璋的墓,“明”字多一横,是康熙帝有意所为吗?为何呢?
朱元璋的明孝陵的石碑,用“眀”代替了“明”字,而这种写法普遍认为是引用自《康熙字典》。
事实上,康熙年间成书的《康熙字典》,只要涉及到明朝的描述,都会有意无意的用“眀”字替代,例如:“眀则洪武正韵”、“汉晋唐宋元眀以来”等等。
为什么要用“眀”字代替明呢?
首先,朱元璋取“明”作为国号,意指“光明”之意,指在蒙元统治下光复华夏,也代表了大明王朝的国运如太阳般光辉永照,如月亮般光华长存。
所以《康熙字典》中使用“眀”这样的写法是因为什么呢?
康熙皇帝是个极其自负的人,在他看来,他是比明太祖朱元璋、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都要强的皇帝,尤其是前朝的奠基者朱元璋。
既然大明王朝代表着光明,那么清朝干嘛取而代之呢?所以康熙在编纂的字典里用“眀”代替大明的国号是有一些小心思的。
“眀”字拆开,有月无日,何来光明?既然没有光明,就是昏暗了,而大清王朝取代明朝,则是给百姓带来“光明”的大义之举。
但是事实上,《说文解字》中明确指出,“眀”字只是“明”的异体字,意义是一样的,都是光明之意,所以康熙皇帝的所作所为,其实只是从字形上做的文章。
虽然朱元璋的孝陵石碑并不是康熙年间题写的,但题写者的真实目的却不得而知。是像康熙皇帝一样有着别样的小心思,还是就是单纯的想拽一下文,表现一下自己会写“眀”的异体字呢,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作者:西方游龙,本文由“游龙历史”创作)阅后如果喜欢,不妨关注、点赞和评论,谢谢!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谅解!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