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三場比賽呢,可以說中國隊一場踢得比一場好。”

當比賽進入尾聲時,解說員開始爲這次中國國家隊出征總結陳詞,那時他面對的是一個有點意外的賽果:

中國隊在客場2-0領先着東道主,而留給日本隊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霍頓)

這一幕發生在1998年的3月7日,此前中國隊在戴拿斯杯上1-0小勝中國香港隊、1-2遭韓國逆轉。

最後一戰,在東京的國立競技場,憑藉着川足射手黎兵的進球,中國隊戰勝了對手。如果不是范志毅踢丟了點球,國足甚至可以逆轉淨勝球的劣勢,拿下這座戴拿斯杯。

那時的中國隊剛剛經歷了世預賽的失利,那時的中國足球也被廣大球迷們又愛又恨,但就像這次戴拿斯杯的成績一樣,大家都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就像黎兵自己所說的,

“那時中國隊和日本隊還是同一個水平線上的兩支球隊。”

01背景

對待1998年的戴拿斯杯,雙方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

作爲即將帶領球隊完成世界盃“零的突破”的岡田武史,把這屆比賽當作了練兵的好時機。世預賽期間,日本足協宣佈加茂周下課,岡田武史領軍帶隊,成爲東瀛武士的救火教練。

(時任日本主帥:岡田武史)

而中國隊已經開始了備戰2002世界盃的新週期,中國足協請來了此前曾在國家隊擔任技術顧問的霍頓。本屆戴拿斯杯,正是霍頓接手國家隊以後的第一次考試。

“正是在霍頓的啓蒙下,我們纔開始真正理解什麼是現代足球,包括什麼是戰術紀律,什麼是戰術素養,什麼是位置,什麼是正確的跑位等等。說霍頓是中國足球的啓蒙者,我覺得一點也不爲過。”在孫繼海出版的自傳《我的太陽》中,他對霍頓留下了一段相當高的評價。

1997年世預賽期間,帶着“國際足聯講師”的名號的霍頓就曾爲國足球員講解戰術。理論知識相當匱乏的球員經過霍頓的講解,紛紛豁然開朗,很多國足球員私下都議論,“這個老外真有兩下子。”

“所以,我們一接到國家隊的集訓通知,聽說主教練是霍頓,都高興壞了,真可以學習點新東西了。”

1998年3月,第四屆戴拿斯杯正式開幕。

前兩戰國足一勝一負,但考慮到這是霍頓執教的頭兩場比賽,場面上的表現是有着明顯提高的。第三場對陣日本的比賽,也將直接決定冠軍的歸屬。幾乎是全主力陣容的日本隊只要不輸給國足三球以上,就將在本土收穫冠軍。

而在另一方面,國足卻面臨着相當大的困難。在大賽開幕前,高峯和吳兵分別因爲感冒發燒及腰傷落選。抵達日本後,前鋒蔡晟的母親病危,他也退出了本次賽事。

隨着賽程展開,郝海東因傷未愈提前回國,宿茂臻在與韓國隊球員拼搶時受傷而高掛免戰牌,這使得霍頓只能從17人中挑選首發,鋒線選擇更是沒得可選,只剩下了黎兵和胡云峯。

此役,岡田武史派上了他的全主力陣容。

門將川口能活,後衛四人分別是名良橋晃、秋田豐、井原正已、相馬直樹,中場線則由山口素弘、服部年宏和名波浩,前鋒則是中山雅史、中田英壽和三浦知良。

90年代末,三後衛陣型風靡全球,岡田武史雖然排出了433陣型,但在進攻時服部年宏回撤至中後衛之間,中田英壽回撤至中場進行組織和前插,從而形成352的進攻陣型。

而霍頓在首發陣容上做出了不少調整,門將位置上江津頂替了區楚良,後防四人分別是謝峯、張恩華、范志毅和孫繼海,中場線則由姚夏、馬明宇、朱琪和吳承瑛組成,雙前鋒選擇一高一快的黎兵與胡云峯。

442陣型是霍頓的標誌,因爲在他看來,“442是最好的陣型,在過去的5年中,世界上最先進的球隊都採用442。”

然而,中國隊給大家帶來了一個難得的驚喜。

02進球

3月7日晚7點,裁判吹響了比賽開始的哨音。

開場之後,國足便將戰火燒到了日本隊的半場。黎兵的身體對抗和胡云峯的速度優勢,再加上兩個邊前衛姚夏和吳承瑛前壓,國足頻繁地利用中後場長傳尋找前場隊友。

比賽第8分鐘,中國隊在中圈拼下球權,倒回後場重新組織。謝峯的傳球,姚夏的前插,爲本隊贏得一個角球。

(謝峯姚夏右邊路連線)

防守角球的日本隊,身高不佔優勢。禁區內的川口能活衝着隊友喊了幾句話,試圖提醒隊友更加集中注意力。

吳承瑛擺好皮球,助跑,起腳,皮球在前點便被破壞。第二次主罰,吳承瑛主罰的角球弧線直接旋向了後門柱。川口能活高高躍起將球托出了底線,送給國足另一側的角球。

(吳承瑛第二次主罰)

“中國隊的角球威力十足,這位球員(黎兵)身高186,需要注意一下。”日本解說提醒道。

這已經是第三次角球機會了,而這一次主罰的隊員換成了姚夏。胡云峯佯裝往禁區跑,突然虛晃一槍跑向禁區外,帶走了日本隊的山口素弘。

十二碼點附近的范志毅、黎兵和張恩華排成一線。張恩華背靠中山雅史,同時倚住日本3人,國足隊長范志毅與高中鋒黎兵面朝大門。川口能活繼續指着隊友,做好防守。

姚夏助跑,擺腿,擊球。范志毅三步並兩步,大步流星朝前點衝去。黎兵在張恩華的掩護下,牢牢卡住中路的身位。而張恩華則遊弋到球門後點,準備隨時待命。

內旋的皮球先是越過了胡云峯與山口素弘頭頂。面對來球,范志毅從日本2名防守隊員中橫亙飛出,迎身衝頂,可惜與皮球擦肩而過,而這卻讓身後的情況變得更加難以預料。

(范志毅前點起跳)

此時中路一片混亂,面對黎兵的壓迫,中山雅史慌忙中犯錯,將皮球擋進了自家大門,川口能活沒有任何反應。

(黎兵制造烏龍)

“這貌似是個烏龍球?剛剛這球沒有任何辦法,碰沒碰到這球都會進。”日本解說員說道。

丟球之後,中山雅史雙手抱頭,狠狠地打了一下門柱,川口能活走到球門裏把球撿了起來,無奈地搖了搖頭。替補席上的岡田武史咬緊嘴脣,注視着場上的一切。

製造這個進球的黎兵揮舞着自己的手指,短暫慶祝後便立馬跑回本方半場。看臺上,數十名中國球迷高舉五星紅旗,揮拳吶喊慶祝。

“日本隊的問題主要還是身材方面很難贏過中國隊,所以我們現在只能先冷靜下來,拿住球權,慢慢地發起進攻。”日本解說總結道。

03反擊

進球之後的中國隊回收半場穩住比分,主場意外落後的日本隊則開始提高了強度。

在個人層面,當時的日本球員在身體能力上和國足球員有着很大的差距,日本隊的首發前鋒三浦知良和中山雅史的身高只有177cm和178cm,而與他倆對位的范志毅和張恩華分別是183cm和182cm高,這使得日本隊的352戰術很難順利開展。

不過,有一名日本球員則在壯漢林立的環境中依然打出了自己的實力,他便是剛滿21歲的中田英壽。

(中田英壽接球前回頭觀察)

比賽第35分鐘,日本隊後場開球,幾腳短傳交給左邊後衛相馬直樹。中田英壽回撤,一邊轉身觀察對方後場與中路的情況,一邊做好接球的準備。

在馬明宇和姚夏的逼迫下,擔心被斷球的相馬直樹選擇了挑傳,這讓中田英壽有些出乎意料,不過他迅速調整姿態,高抬右腳將球勾下,順勢直面進攻方向。

對方的核心球員得球,中國隊如臨大敵,馬明宇迅速前來干擾,但被中田英壽卡在身後,而本想阻擋日本人橫向轉移的朱琪也出現了誤判。

(中田英壽甩開范志毅直面張恩華)

中田英壽腳踩油門,提速,馬明宇瞬間被甩開好幾個身位,目送對手向本方禁區腹地駛去。見狀不妙,范志毅趕忙上前,企圖伸腳攔住這臺已經“超速”的跑車。只見中田英壽腳腕一撥,皮球改變了滑動軌跡,向着范志毅預想的反方向運行。

作爲倒數第二道防線的張恩華不容有失,因爲他身後僅剩下守門員一人。爲了阻擋住中田的推進,他選擇倒地放鏟,試圖用碩大的身軀去打亂對手的節奏。

中田英壽如法炮製,用過掉范志毅的方式,再次過掉了張恩華,此時他的面前只有江津一人。他往右側瞄了一眼,回過頭看到門前近2米的大高個已經選好位置,做好撲救動作,並未自亂陣腳。

中田英壽張弓搭箭,左腳做出擺腿的動作,假裝射門,觸球瞬間腳弓輕推,射門變傳球。

“這個很麻煩啦。”中國解說說道。

江津反應不及,立馬調整撲救方向的他,已經失去撲救的最好時機。

朱琪、吳承瑛、孫繼海拼命撲向禁區,可惜皮球還是按照預定的軌跡來到了後排插上的山口素弘腳下。

“射門,誒呀,可惜了。”中國解說鬆了一口氣。

山口素弘一腳將皮球推向了底線。孫繼海站在門前,朝着隊友拍拍自己的頭。

中田英壽仰天長嘆,往回跑的時候還不忘扭頭望向禁區。

(完整進球)

“從中場到後衛再到門將,中田英壽真的太厲害了。”比起錯失空門的惋惜,日本解說回看慢鏡的時候,把更多的筆墨用在對中田英壽的誇獎上。

然而,中前場過度倚仗中田英壽的日本隊,下半場卻因爲他而再次被改寫比分。

04高潮

上半場比賽結束,日本隊9腳射門,但比分卻落後於只有1腳射門的中國隊。而且下半場一開始,他們很快就陷入了更大的麻煩當中。

(中田英壽傳球失誤)

第50分鐘,日本隊後場發球,快發出球的他們本希望能夠儘快打到剛剛完成角球進攻的中國隊身後,然而卻不料落入到中國隊的就地逼搶中。

謝峯擋住了中田英壽的前進方向,不遠處的馬明宇上前合圍,加入二搶一的行列中。於是中田英壽擺脫後送出一腳橫傳,希望身後的山口素弘繼續向前推進,然而朱琪搶先一步觸球,造了山口素弘的犯規。

山口素弘一邊向回走,一邊搖搖頭,表達對裁判的不滿,本想打反擊的日本隊不得不再次回到防守模式。

場邊的霍頓一直朝着內場喊話,孫繼海快速發球,想擋一下的中田沒有碰到皮球。

“進一個,進一個。”現場的中國球迷齊聲吶喊着。

吳承瑛持球,名良橋晃將身體扔出去,倒地飛鏟,中國第一左後衛四兩撥千斤,閃過對手,皮球來到了自己的右腳。

直面日本後衛服部年宏的吳承瑛,利用腳步的變化,時右時左,右腳一撥,緊接着左腳一趟,皮球離開自己的控制範圍了。

此時的服部年宏儘管身位上有優勢,但重心不穩。吳承瑛借勢在外道超車,用身體活生生扛開對手,再次贏得控球權。黎兵看到殺入禁區的隊友,開始啓動,從禁區後點往中路靠近。

(禁區內不設防的黎兵)

當吳承瑛生趟過掉服部年宏後,選擇近距離的左腳爆射後,日本全隊的注意力完全聚焦在吳承瑛身上,此刻中路的黎兵完全不設防。

“射門,守門員擋出來了。”

中國隊的射門被川口能活撲出,繼而皮球形成一個高拋弧線,剛好落到了黎兵的身後。川足射手趕快調整身體姿態,後撤步拉開空間,背靠日本隊長井原正已與門將川口能活,凌空側勾。

(中田英壽目送黎兵破門)

“再射,進了,這個跟進相當迅速。”

黎兵的進球讓國立競技場瞬間沉寂,留給川口能活的只有叉腰和嘆氣。

“吳承瑛的邊路突破太快了,我都懷疑自己是不是看錯了。”日本解說毫不吝惜對於中國左後衛的褒獎。“吳承瑛就這樣碾壓日本隊後防,我們剛剛的上搶真的太冒失了。”

而這僅僅是吳承瑛本場衆多的亮點之一。

05尾聲

第77分鐘,中國隊在中場位置完成搶斷,吳承瑛在把球交給空位的隊友之後,迅速斜插,隊友心領神會,利用日本隊造越位失敗,完成了一次非常經典的直傳斜插,無奈之下川口能活只得將吳承瑛放倒。

“點球!”主裁判向川口能活出示了一張黃寶石卡。

中國隊奪冠的機會來了。

站在點球點前的是范志毅,在助跑時變換了一下節奏,想借此觀察川口能活的判斷,然而後者紋絲未動,國足隊長打出了一腳高射炮,飛出球門。

“給的都不要,”中國解說說道。

國立競技場歡聲四起,范志毅轉身掩面,

“我現在也不明白爲什麼會射失那個罰球,也因爲這個失手,中國隊平白失去豐厚的賽會獎金。當時我一心想贏,因爲我們若勝3個球,冠軍就屬於我們的...”

比賽結束,中國2比0戰勝日本。但因爲淨勝球的劣勢,日本最終實現三連霸。

“本場的失利,日本隊準備的不充分,不知道今天中國隊會有這樣的打法,我們有必要對比下去,找出輸球的原因。”

日本解說總結陳詞,面對即將到來的法蘭西世界盃,藍武士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反觀中國男足,通過這屆戴拿斯杯的表現,尤其是這場2-0戰勝日本隊的結果,未能進軍法蘭西的遺憾被沖淡了一些,也讓那一批實力不俗的球員重新擁有了和亞洲強隊掰手腕的勇氣,因爲他們擁有着讓中田英壽都承認的一個優勢:

“我對中國足球還是有一些認識的,中國隊給我最大的印象就是體能好,速度快,身材非常棒,在亞洲算得上是頂級的。”

這是當時日本球員普遍的一個認識,當時的一名中國國腳曾講過一個場上的故事。

“今天日本和韓國隊其實打得都很好,但以前我記得打1998年的戴拿斯杯,日本隊同我們打比賽的時候,日本隊員曾經說過,他還沒有站好位,中國隊的隊員就已經跑到他前面去了。”

年底,國足的世界排名攀升至37位,這也是迄今爲止的歷史最高排名。

然而1998年,對中國足球和日本足球來說,還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回憶。

在前一年的世界盃預選賽上,戚務生帶領的國足未能從十強賽中殺出,中國足球只給我們留下了《大連金州不相信眼淚》這篇雄文。

而日本足球則完成了衝出亞洲的目標,1998年的法蘭西留下了他們在世界盃上的初記憶。就像四年後的我們一樣,日本隊在世界盃上的處子秀也沒能逃脫三戰三敗的尷尬戰績,但他們邁出了第一步:進一球。

對陣牙買加的小組賽第三場,中山雅史打進了日本國家隊在世界盃歷史上的第一粒進球,而他也是這場戴拿斯杯比賽的見證者。

世界盃結束後,中田英壽登陸了當時還被稱爲“小世界盃”的意甲聯賽。

不管是在佩魯賈、羅馬、帕爾馬,還是在博洛尼亞、佛羅倫薩,他都留下了瀟灑的身影,尤其是在效力羅馬的時候,和托蒂一起聯手幫助球隊拿下了意甲冠軍。

而被衆多國腳推崇的霍頓則在1999年因衝擊悉尼奧運會失利,同時失去了國足、國奧的主教練工作,這屆戴拿斯杯也成爲了國足在霍頓時代的唯一亮點。

時過境遷,如今中日兩國足球的差距已經無法考量,但在22年前,和黎兵一樣,不少國足球員對日本隊並不會抱着特別的看法。范志毅當年的豪言壯語,如今已經讓人很難相信了:

“中國隊就不怕日本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