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土匪殺掉於知府後,翻檢他的財物時發現了朝廷文牒,這才知道這位官員是未來的雷州知府。明朝崇禎年間,有一個姓於的官員,被朝廷任命爲雷州知府。

這段時間重溫了一批老電影,其中就有由“鬼才導演”姜文執導,姜文、周潤發、葛優、劉嘉玲、陳坤等主演的劇情電影《讓子彈飛》。電影的主要情節是這樣:

民國時期,一位縣長馬邦德帶着師爺走馬上任時,被悍匪張牧之(張麻子)劫殺了。悍匪爲了賺得更多的錢財,一不做二不休,乾脆冒名頂替,帶着縣長的委任狀去鵝城上任。鵝城有一個惡霸黃四郎,擁兵自重,欺男霸女,激起了張牧之救國救民熱情。雙方在鵝城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生死決鬥……


無獨有偶,在《西遊記》裏也有類似的情節:

唐朝時,有一個讀書人叫陳光蕊。陳光蕊考中狀元后,又幸運地接了宰相殷開山女兒殷溫嬌拋出的繡球,成爲了宰相的女婿。不久,陳光蕊被任命爲江州知府。不料,陳光蕊帶着妻子殷溫嬌赴江州上任時,劉洪、李彪兩個艄公起了謀財害命之心,將陳光蕊推到河裏淹死,霸佔了殷溫嬌,並拿着陳光蕊的官誥堂而皇之地到江州上任了。

當時,殷溫嬌已有身孕,爲了給丈夫報仇,忍辱負重,生下了一個嬰兒,將他放入江中一木板上,嬰兒被一名和尚救下——這就是後來的唐僧。

土匪殺掉走馬上任的官員,然後冒名頂替,這樣的情節聽起來匪夷所思。其實,在攝像技術還沒有出現、通信和交通極不發達的古代,真有人這樣做。

在明朝時,就發生了一件這樣的事情。

明朝崇禎年間,有一個姓於的官員,被朝廷任命爲雷州知府。雷州位於今天的廣東省湛江市。在明朝時期,這一帶離京城很遠,屬於“天高皇帝遠”的邊陲地方。于姓官員是金陵(今南京市)人,從金陵到雷州,爬山涉水,路程遙遠。他們一家歷經千辛萬苦,即將進入雷州境內時,被一夥土匪打劫了。於知府拼死反抗,被土匪將全家殺掉。


土匪殺掉於知府後,翻檢他的財物時發現了朝廷文牒,這才知道這位官員是未來的雷州知府。他們都慌了,謀殺朝廷命官,這可是誅滅九族的大罪啊。這時候,土匪頭子作出了一個決定:以一個狡黠的土匪換上於知府的官服,帶上於知府的任命文牒,去冒充於知府。其餘土匪全部扮成於知府的家丁,護送假於知府到雷州上任。

在明朝,官員的證明材料只是一紙文牒,因而這羣土匪很容易就矇混過關,住進了知府衙門,當起了知府大人,而且一當就是兩年。

這些土匪出身貧苦之家(有錢人誰會當土匪?),深知民間疾苦,在做事時會多替老百姓考慮一點,在斷案時儘量公道一點,不會一昧維護有權有錢家族的利益,竟然獲得了很好的官聲,當地老百姓甚至感激地稱假於知府爲“於青天”。


由此可見,在古代,老百姓對於“好官”的標準是有多低……

而事情壞就壞在,假於知府的官聲太好了,一傳十、十傳百,傳到了金陵老家。真於知府的兒子聽說了這件事,千里迢迢地前來投奔他——這樣一來,土匪頭子冒名頂替的事情,就曝光了。朝廷派錦衣衛將假於知府一幫人全部抓獲,結束了這場冒名頂替的鬧劇。

這時候,雷州當地老百姓才知道,他們愛戴敬重的“於青天”竟然是土匪頭子。

後來,有人感嘆說:“異哉!盜乃能守若此乎?今之守(太守,知府的古稱)非盜也,而其行鮮非盜也,則無寧以盜守矣。其賊守,盜也;其守而賢,即猶愈他守也。”這是說,現在的知府,跟土匪的行爲差不多,還不如真的讓土匪當知府呢。


當然,儘管古代沒有照相機,通信和交通極不發達,但殺掉官員然後冒名頂替的現象並不多,這依然是一個高難度的操作。

一方面,古代官員都是經過了十年寒窗苦讀,就算不是學富五車,也是滿腹詩書。處理上報的公文和往來的書信,是不存在什麼問題的。土匪大多都是沒讀過書的文盲,大字不識一籮筐(要不然也不會淪落到做土匪),就算冒名頂替後,也會很容易在同事、上司面前露餡。


另一方面,古代的地方官員,從表面上看是一個個“信息孤島”,不與外界外來。實際上,官場是一個錯綜複雜的人情社會,每一個官員背後都有一個派系。官員要想坐穩位置,以至於升遷,都必須經常上下打點、迎來送往。只要官員之間發生接觸,假冒官員露餡就是必然之事,只分時間早遲。

【參考資料:《諾皋廣記》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