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印象中的青铜???
乍一看…竟然有点…萌
wuli大上海博物馆
魔都市政府对面有一座暗合“天圆地方”格局的鼎形建筑,大家戏称为“火锅”。
上博的青铜器馆和陶瓷馆盛名在外,藏品具有极高的价值。下面是馆长我实拍的青铜器,大家可以一饱眼福啦~
上博的青铜器馆1200平方米,陈列了400余件精美的青铜器,以大克鼎、子仲姜盘、晋侯稣钟等为魁首,囊括商周以降的国之重器。
再来介绍下百里挑一的八大“镇馆之宝”
NO.08楚简《孔子诗论》(战国)
这件《孔子诗论》上面的一千零六个字包含了《诗经》中的59首诗歌。对爱好诗歌的文艺青年,这件文物犹如圣品。但是,它不常出现在常设展中,有点可惜。
NO.07《曹全碑》明代初拓本(明)
这块东汉灵帝时的汉碑算是汉碑中的网红,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所谓的“初拓本”,就是碑刚刚出土不久就做的拓本,总之非常稀有,全球仅此两款,一个在北京故宫,另一个就在上博。
NO.06商鞅方升(战国)
即使历史不及格,也很少有人不知道商鞅变法,大秦朝统一度量衡的知识点。上博的商鞅方升就是这段历史的活化石!上面还有2000多年前秦始皇二十六年的诏书。
NO.05孙位《高逸图》卷(唐)
唐代著名画家孙位仅存的真迹,上博所藏书画中的第一名作。这幅作品连名称“高逸图”都是宋徽宗所题,而内容更是描述了竹林七贤的故事。虽然这幅画已经是残卷,七贤仅剩4位,但无疑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是能流传千古的书画界KOL!由于极其珍贵,所以《高逸图》很少展出,难得一见。
NO.04王安石《楞严经要旨》卷(北宋)
这篇作品是王安石去世前一年所作,书法价值和历史价值都超高。
NO.03怀素《苦笋帖》卷(唐)
唐代著名草书家怀素的真迹,虽然只有两行十四个字,但技巧娴熟,运笔如风,变化无常。也许你一字都看不懂到怀疑人生,但丝毫不影响狂草的价值和美感。
NO.02晋侯苏钟(西周)
套编钟至今被迫两地分居,其中14件在上博,另外2件在西安。这套西周时期最重要的乐器,上面355个文字完整的记录了周厉王三十三年晋侯酥率兵随周王巡视的历史,而这件事在古代史籍里没有记载,是极度珍贵的史料。而且这件文物是常设展品。
NO.01大克鼎(西周)
大克鼎是上博的第一镇馆之宝,一直放在青铜馆最醒目的位置。它是西周孝王时期所著的青铜重器,而且还跟近代一位著名人物左宗棠有关。
上博就是这么牛!常规陈列的青铜器重宝,常常使观者驻足、流连忘返,神游在夏、商、周、秦汉五代的青铜艺术瑰宝圣殿里,以须臾徜徉化入数千载前的辉煌文明,确实是无上享受。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