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校園社團那些事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在我國曆史上,很多的大臣以及君主都是在年輕的時候,就有志向,有想法,或者是在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出與其他孩子的不同之處,但是史上有一個人,在老了之後才功成名就。這個人就是當時的姜太公,他被人銘記的原因還是在於那句諺語“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這句話的影響可真的是深遠。
姜太公的原名爲姜尚,是東海邊的人,他的先祖曾經做過四嶽之官,又因爲輔佐夏禹治理水土有大功。當時舜,禹時被封在呂地,所以又稱呂尚。夏商兩代,申、呂有的封給旁支子孫,也有的後代就淪爲了平民,呂尚就是他遠代後裔。呂尚本姓姜,因爲以他當時所在的封地之名爲姓,所以叫作呂尚。姜太公出世的時候,家境已經敗落了,所以姜太公年輕的時候幹過宰牛賣肉的屠夫,也開過酒店賣過酒,用來填竈。但姜太公人窮志不短,無論宰牛也好,還是做生意也好,始終勤奮刻苦地學習天文地理、軍事謀略,並且還研究治國以及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爲國家施展才華,可是直到70歲還是一無是處,閒居在家。
姜太公在前期的時候還有一個妻子,但是這個妻子天天嫌棄他無作爲,這也就是他從商的原因。最後妻子忍無可忍的情況下,還寫了個休書給他就收拾東西走人了。就在他72歲的時候垂釣於渭水的邊緣,但是他以此借釣魚的機會求見姬昌,姬昌在出外狩獵之前,占卜一卦,占卜的人說:“所得獵物非龍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業的輔臣。”姬昌就在出獵的時候,果然在渭河北岸遇到了姜太公,與姜太公談論後姬昌很是高興,認爲姜太公是個奇才,於是就說:“自從我國先君太公就說:‘定有聖人來周,週會因此興旺。’說的就是您吧?我們太公盼望您已經很久了。”這時候的太公就與他二人一同乘車而歸,尊爲太師。這成爲了當時典故的由來,又作爲妻子離開後的轉折。
當時有人說,姜太公博學多聞,曾經爲商紂做事。但是由於商紂無道,姜太公就選擇了離開。四處遊說列國諸侯,但是並沒有遇到一個看好的君主,最終決定西行歸依姬昌。有人說,姜太公是一處士,隱居海濱。在姬昌被囚禁起來後,姬昌的大臣久聞姜太公之名來召請他。姜太公也認爲“聽說姬昌賢德,又一貫尊重關心老年人,何不前往?”這三個人爲了營救姬昌,然後又尋找美女奇寶,獻給紂王,以此來贖取姬昌。姬昌因此得以被釋放,然後返回了周國。雖然姜太公歸於周朝的傳說各異,但大都認爲他是姬昌、姬發的老師一樣。
在姬昌從監獄中脫身歸國之後,暗中和姜太公策劃如何推行德政以推翻商紂政權,其中有很多是用兵的權謀和奇計。這時候的姜太公就輔佐姬昌積善修德,明道行仁;對外促使姬昌聯絡對紂王不太滿意的其他諸侯國對其納貢,這也就使得紂王放鬆警惕;對內定愛民之策,行惠民之事,提倡生產,訓練兵馬;所以後代談論用兵之道和周朝的隱祕權術的,都遵循當時姜太公的基本策略。當時的姬昌爲政清平,尤其在明斷虞、芮二國的國土爭訟後,被詩人稱道爲膺受天命。姬昌又討伐了崇國、密須和犬夷,大規模建設豐邑 。天下三分之二的諸侯都歸心向周,多半是太公謀劃籌策的結果。
在姬昌去世後,他的兒子繼位,依舊重用姜太公,當時由於紂王的荒淫已經一發不可收拾的時候,姜太公就向姬發提出了伐紂的建議,姬發當時就通告諸侯共同征伐。姜太公精選兵車組成伐紂大軍。發兵時姬發占卜是不吉之象;於是行軍途中就又遇暴風驟雨,姬發和衆臣的決心一直就動搖。但是在姜太公的堅持下,也就堅定了姬發伐紂的信心。 當週軍到達商都朝歌郊外牧野的時候,各諸侯率兵車會合。商紂王也集結很多的兵馬趕至牧野。戰幕一揭開,姜太公親自率領少部分精銳爲先鋒在前面挑戰,隨後姬發率領大隊人馬攻擊商紂王的軍隊。商軍人多勢衆,但士卒與商紂王離心離德,也都紛紛放下了兵器。紂王看見大勢已去,就急忙逃回朝歌,登上了鹿臺之後,自焚而死。姜太公引姬發入殷都朝歌,詔告天下商朝滅亡,周王朝誕生。
顯然,英勇之人必有用武之地,人的性格雖然不得改變,但是換個角度,真的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當時建立後的齊國在姜太公的建議下,首先依法治國,安定住了民心,姜太公在政治上推行尊賢尚功的政策。就是選拔有才能的人做官,吸收大批當地東夷土著中的人才加入到齊國統治階層,讓他們在國家建設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對通過考覈符合選賢標準的人,不分親疏用其所長,最大限度發揮他們的積極創造性。這一用人的方式打破了西周以血緣關係爲基礎的“尊尊親親”的思想束縛。他的存在更是在歷史上開創了任人唯賢,唯纔是舉的使用先河,也就成爲了後來齊國奠定國家的基礎。
姜太公作爲歷史上一個滿腹經綸非凡的政治家,軍事家,受歷代統治者的崇尚。在治國上,確立了“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的治國方針,在齊國的數百年的發展史上,代代相傳,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也確立了齊文化的歷史地位。人民崇拜他的高尚人格,悼念他的豐功偉績。其實在小編看來,姜太公的一生是坎坷多磨而又轟轟烈烈、神祕莫測。但是他還是一個歷史上全智全能的人物,他的前半生雖然沒有經過什麼大事,又在家庭裏收到挫折,但是他七十多歲之後的道路卻成爲了一生中最爲輝煌的。成爲了我國曆史上齊文化的創始人,成爲了一位影響久遠的軍事家以及政治家。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