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军航空兵进行大强度实战化飞行训练,其中出现歼-15战斗机进行伙伴加油画面。虽然这个画面并不是第一次见,但用空中穿针引线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出现频率高同样验证海军飞行员娴熟的飞行技能,以及空中伙伴加油日趋实战化。


伙伴加油

歼-15作为国产航母配套舰载机2009年首飞,2012年首次曝光,并从触舰复飞开始经过多轮测试实现航母起降。在陪伴辽宁舰的日子里完全了各种训练,逐渐形成战斗力成为我国第一代航母舰载机,这款起源于苏-27的机型焕发起第二次生命。


歼-15战斗机

以前我们形容舰载机在航母起降都是用“针尖上跳舞”,在航母实现常规起降才是形成战斗力的第一步,随着实战需要还有一种高难度动作,也就是上面提到的“空中穿针引线”式伙伴加油技术。飞机要上天必然涉及油耗,携带副油箱可以增大航程但必须付出载弹量少的代价,也就是有效作战载荷下降同一任务必须出动更多架次。特别是对于滑跃起飞航母来说,先天限制歼-15很难实现满载起飞,如果考虑油耗和弹药两者很难兼顾。

这张歼-15“飞鲨”战斗机载弹量看起来是不是相当不错?可错它是一张CG效果图,要达到这种满弹的程度对于目前滑跃起飞航母来说有点困难。


歼-15“飞鲨”战斗机

实际上我们看到的都是这样的场景,两中两近最基本中空优配置,对于歼-15这样的大型机来说相当浪费。当然这并不是战时实际载弹数,不过要满油起飞并做到上图的载弹程度也不容易。


歼-15“飞鲨”战斗机

为保证战机航程和最大载弹量的平衡,只要有空中加油机的配套基本是可以解决的,但问题在于航母远洋作战大型空中加油机无法伴随。同时我们并没有大量海外基地可供加油机随时起飞供油,各种因素整合伙伴加油成了最佳选择方案,而且作为西方大国来说伙伴加油的实用性已经得到长期验证。

伙伴加油通常应用如下:舰载机连续着舰失败,剩余燃油无法复飞或再次降落;航母编队需要长时间或远距离部署战斗机巡逻,为保证有较大的航程和滞空时间;为攻击特定目标,需要舰载机挂载大量或巨大弹药,从而无法实现满油起飞。以上种种都必须有空中加油进行保障,陆航加油机既然到不了就只能由同型机加装加油吊舱上天支持,这就是伙伴加油的用实战用途。

如美国F/A-18E/F舰载机,最大载油量14吨可外供油量约11吨,进行空中伙伴加油时可以为2-3架F-18提供服务。


F/A-18伙伴加油


F-18给E-2C伙伴加油

弹射型核动力航母在作战效能上本就高于滑跃起飞航母,对于歼-15来说具备必要的伙伴加油也是必不可少。2016年歼-15伙伴加油首次出现,加装了加油吊舱的歼-15利用机内燃油,对伙伴机型进行了空中加油练习。


歼-15加油吊舱


国产加油吊舱

歼-15采用的应该是俄式UPAZ-1型加油吊舱,不过后期应该改为国产加油吊舱。两者都一样和西方湿式吊舱(可容纳一定燃油)不同,内部主要由驱动油泵及管路组成,自身不携带燃油,完全抽取机内油料进行输出。


歼-15伙伴加油


歼-15伙伴加油

歼-15伙伴加油和F/A-18类似,一次可以为两到三架伙伴机型输油维持必要的航程,特别是在滑跃起飞无法满载燃油及弹药的情况下意义重大。伙伴加油在远海训练及作战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延长受油战机滞空时间及增加携带载荷,充分发挥重型舰载战斗机的载油量和载弹量优势,也是舰载机部队必须掌握的基本作战技能。

有了伙伴加油技术的支持,歼-15才能实现如下图中大载重,对于远洋作战绝对是受益多多。


歼-15大载弹效果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