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姜維回不了冀縣只好迴天水關,可此時天水關哪裏還容得下他,太守以爲他是諸葛派來騙城門的,於是便閉門不出,也不讓姜維進城,還讓人用亂箭射他。話說當年先主去世託孤於諸葛亮,當時曹魏無可但當大用之人,而蜀國卻在諸葛亮的治理之下兵強馬壯,趙雲、魏延這等猛將依舊勇猛,如此大好機會當然不能錯過,於是諸葛就有了北伐的意向。

三國演義可謂是家喻戶曉,不負我國四大名著之名。而三國裏的英雄好漢以及奇人異事也是數不勝數。從客觀的角度來講,小說裏的某些內容肯定是以誇張甚至虛構的寫法寫的,但畢竟是根據歷史事實所寫,大部分還是比較真實的。相信我們一談起來三國必然離不離開諸葛亮這個人,可以說,是他一手推動的三足鼎立的局勢。


談起諸葛亮我們耳熟能詳,但他的徒弟卻鮮有人知。看過三國的人都知道,諸葛學識淵博,胸中滿是計謀。水鏡先生曾言,臥龍鳳雛得一人者便可安天下,臥龍便是諸葛亮。在小說中,諸葛神機妙算,基本是沒有敗績。當然,他雖說沒有敗績,但是遇上某些人也或多或少會喫一些虧,而他的徒弟姜維便是其中之一。那諸葛亮又是怎麼收服他並收他爲徒的呢


話說當年先主去世託孤於諸葛亮,當時曹魏無可但當大用之人,而蜀國卻在諸葛亮的治理之下兵強馬壯,趙雲、魏延這等猛將依舊勇猛,如此大好機會當然不能錯過,於是諸葛就有了北伐的意向。攻打魏國之時有一關名爲天水關,而姜維當時只是一個天水關太守手下一個地位卑微的將領,當時諸葛準備用炸城計卻被姜維識破。一擊不下,他當然不會就此放棄,但是他卻是想能使破他的計謀的人不簡單,在知道那人是姜維之後便起了惜才之心。


姜維此人是個大孝子,而且對魏國也是十分忠誠。自古以來忠孝難兩全,諸葛在得知姜維的基本情況之後,便利用姜維是一個孝子這點,排魏延去詳攻打姜維老母親居住的冀縣。姜維知道後趕緊前去與魏延交戰,這正中諸葛亮下懷,魏延沒與他打幾個回合便放他入城。此時諸葛的計謀也成功了一半。


像姜維這種對國家十分忠誠的人是相當難招降的,但也不是沒有一點辦法。而且還很簡單,那就是離間計。因爲諸葛亮手裏有之前的魏國降兵,讓他們在喬裝打扮一番,非常容易就能混進城池。而且其中還有一個叫夏侯降兵,此人還不簡單,他曾經是天水關咬守的上司,他一入城,就被太守好生招待,他謊稱自己在冀縣被投降的姜維所驅趕。那太守還是很相信自己的上司的,但是諸葛亮還是不放心,他要有百分之兩百的把握。於是在夜間,他派人假扮姜維到衝下扣關,大罵那個降兵夏侯,說他們說好一起投降,現在自己已經在蜀國高官厚祿,他卻背信棄義。太守聽了這個更加相信姜維是已經投降了。


此時就差最後一步,要逼得姜維無處可逃。諸葛在運送糧草之時特意露出破綻,姜維必定出城搶奪,趁着這時,冀縣空虛,魏延便襲擊了並佔領了冀縣。姜維回不了冀縣只好迴天水關,可此時天水關哪裏還容得下他,太守以爲他是諸葛派來騙城門的,於是便閉門不出,也不讓姜維進城,還讓人用亂箭射他。姜維走投無路,況且自己的老母親又在諸葛亮的手中,只得降了。


諸葛亮雖然滿腹經綸卻苦於沒有傳人,而此次得姜維讓他非常滿意。於是姜維就成爲了他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弟子。姜維可以說和關羽相似,兩人都是文武雙全。諸葛亮對自己這個弟子也是傾囊相授,在諸葛去世之後,還給姜維留下了他畢生所學,希望姜維能夠代替他好好輔佐後主。可惜後主昏庸無能,劉備託孤之時便對諸葛說過,若是後主無能,便可廢帝自立,不過諸葛確實忠心耿耿,盡心盡力,雖然劉禪真的無能,諸葛仍然沒有違揹他內心的忠誠。


但是無能就是無能,諸葛在世保護蜀國無憂,死後留下弟子姜維。但是魏國那時已經被司馬家族所掌控,司馬懿的智慧可並不比諸葛亮低,並且司馬的兒子都可堪大用 ,在這樣的形式之下蜀國的滅亡是遲早的,即使有着姜維這樣的名將謀士。從主觀的角度來說的確有些可惜,但從客觀的角度也無可厚非,畢竟國家終究要掌握在有能力的領導人下,才能強大昌盛呀!不知道大家你們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討論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