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是1920年徐志摩在國外毫不避諱大肆追求林徽因的事情傳到了徐家父母的耳朵裏,二老爲了讓張幼儀守住兒子就讓她去了德國,這也加速了這段婚姻的消亡。雖然是包辦的婚姻,在結婚之前雙方都是看過彼此的照片的,張幼儀對於徐志摩很滿意,再加上母親日復一日的精神洗腦,稱女人這一輩子都是要依附男人而活的,相夫教子恪守婦道纔是最該做的事情,張幼儀對於這樁婚事就更加沒有不滿,反而看着上照片上俊秀的徐志摩心生期待。

民國第一渣男徐志摩,一生瞧不起的前妻,她卻活成女性典範

民國,一個始終瀰漫着悲涼色彩的時期,封建禮制與自由開放相互碰撞,促成的悲劇與喜劇良多,每個人彷彿始終被時代所禁錮着,終其一生都無法得到完全的自由。這一時期的文壇才子才女輩出,同樣的這個時期也渣男輩出,這不得不讓人嘆息,自古多情之人也最是無情。

說到多情的才子,矚目的渣男,徐志摩就是當時其中的佼佼者,文學造詣上極度出彩的他感情生活卻讓人無法苟同,他短暫精彩的一生至今讓人感嘆,很多人對於他的情感評價最多的亦是“有眼不識金鑲玉”,而這枚寶玉就是徐志摩一生都不曾喜愛的原配妻子張幼儀。

縱使一首婉轉哀嘆,自帶樂感的《再別康橋》多麼令人驚豔流傳百世,也改變不了他在感情生活上花心的作爲。而張幼儀,這個一生都未曾得到過徐志摩的青睞的女人,在離婚之後完全活出了自我,她也用輝煌人生狠狠證明了徐志摩的選擇是膚淺的,從棄婦到中國近代首位出色的女銀行家,她爲何值得所有人欽佩?

封建婚姻種下悲劇的種子

出生於上海富裕家庭的張幼儀在13歲時因爲哥哥們的幫助,得以去女子學校學習,可是在這期間,她的四哥意外發現了才華橫溢的徐志摩,並且頗爲欣賞,於是一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就此拉開了序幕。而原本打算畢業之後再考慮個人婚姻的張幼儀,卻在15歲時被迫輟學與徐志摩成婚。

雖然是包辦的婚姻,在結婚之前雙方都是看過彼此的照片的,張幼儀對於徐志摩很滿意,再加上母親日復一日的精神洗腦,稱女人這一輩子都是要依附男人而活的,相夫教子恪守婦道纔是最該做的事情,張幼儀對於這樁婚事就更加沒有不滿,反而看着上照片上俊秀的徐志摩心生期待。不過徐志摩從看到張幼儀照片的第一眼就非常的不屑,嘲諷她是“鄉下的”。這一言論的開始也爲這場不幸的封建婚姻種下了悲劇的種子。

在成婚的第一天洞房花燭夜,徐志摩對於張幼儀的冷淡就從來沒有消散過,像是爲了完成任務一般,成婚之後不久,徐志摩就去外地念書。張幼儀開始並不知道徐志摩打心眼裏就看不上她,娶她只是無奈,而且還一直認爲她思想迂腐陳舊,身上沒有一絲自由、民主的氣質。但是那時候徐志摩還需要用她去應付家裏人,所以1918年等到他們的長子徐積鍇出生後,徐志摩認爲傳宗接代的任務已經完成,便迫不及待地聽從老師的建議出國留學了。而這樁看似平靜的婚姻也開始一步步走向滅亡。

異國的陪伴加速了婚姻的結束

如果說兩人分隔兩地還能正常相處勉強維持婚姻的話,那麼深得徐志摩父母喜歡的張幼儀有徐家人對她的真切情誼,倒也是這樁封建婚姻的唯一慰藉。可是1920年徐志摩在國外毫不避諱大肆追求林徽因的事情傳到了徐家父母的耳朵裏,二老爲了讓張幼儀守住兒子就讓她去了德國,這也加速了這段婚姻的消亡。到了德國後張幼儀語言不通完全就是徐志摩的保姆,每日被徐志摩嘲諷譏笑,而在這段痛苦委屈的日子裏,張幼儀卻又懷孕了。

萬萬沒想到,外表文質彬彬年富有才學的徐志摩在得知這一消息以後徹底爆發,言辭激烈叫她打掉孩子,因爲這個孩子完全成爲了他追求林徽因的阻礙。那時候被母親的話洗腦的張幼儀開始懷疑,這真的就是母親口中的值得依託的男人嗎?

儘管如此,她還是無奈又柔弱的說了一句:“人打胎可能會死掉的。”可是徐志摩卻更加疾言厲色,出言嘲諷道:“坐火車也會死啊,難道人家就不坐火車了嗎?”而這一次張幼儀沒有妥協,鐵了心想要將這個孩子生下來,從此徐志摩徹底消失得無影無蹤。

後來孩子出生了,正趕上林徽因回國,徐志摩完全是迫不及待帶來了離婚協議書,潛臺詞就是這婚怎麼着都得離!受盡屈辱的張幼儀聯想到結婚幾年以來所有的遭遇,最終同意了離婚。

當時,她對徐志摩平靜地說過一句話:“給你自由,去給自己找個更好的太太吧!”

而當時達到目的的徐志摩心思早就飄到要怎麼追求林徽因那裏去了。

涅槃重生,徹底活出自我

離婚後的張幼儀並沒有選擇回國,而是帶着孩子在國外開始學習,她重新讀書學習各種各樣的知識。一個人要是沒有學習到先進的知識文化,進步是非常難的,知識就像是基底,作爲一把打開新奇大門的鑰匙,而熱愛學習的張幼儀在離婚之後完全遵從了自己的本心生活,無愧於自己。張幼儀在德國待了3年,在這3年中她自學了英、德兩門外語,也開始接觸經商。

可以說,張幼儀從與徐志摩7年的悲劇婚姻中掙脫出來之後,就像鳳凰一樣完全浴火重生,在一片荊棘之中開出了最耀眼的花。而在3年後,次子徐德生卻過早的夭折,因腹膜炎死於柏林,而後悲痛不已的張幼儀回國與徐志摩父母生活。

在他們離婚後,徐家二老與徐志摩斷絕往來,將張幼儀視如己出,全家大力支持張幼儀的服裝事業,她所開辦的“雲裳時裝”的服裝成爲民國的潮流,也成爲那一時期中國的服裝風向標,不僅如此,憑藉着無敵的商業才華,張幼儀還成爲了上海女子商業銀行的執行副總裁。

換做現代就是一個完完全全的驚豔逆襲之路,活成了女性的典範。從徐志摩一生都瞧不起的前妻到成功的企業家,她堅韌自強,膽識過人,堅持學習,最終堅持不懈活出了自我,完全成爲獨立而美好的自己。

反觀有民國第一渣男美名的徐志摩,卻在與張幼儀離婚之後回國登報大肆宣揚離婚事宜,追求林徽因不成功又勾搭有夫之婦陸小曼,最後兩人在不被祝福的狀態下也成婚了。可是這對追求婚姻愛情自由的夫妻婚後過得非常不如意。

在陸小曼染上毒癮之後,徐志摩掙的錢幾乎都成爲了“毒資”,而造化弄人,他也在一次飛機事故中喪生,在他死後,陸小曼一分錢也拿不出來,連身後事都是張幼儀讓他們的孩子徐積鍇以徐志摩孩子之名去操辦的,這個結局正是讓人唏噓。

後來移居香港的張幼儀在53歲時,在家人的祝福下與性情溫和的蘇記之醫生結合,一直幸福活樂幾十年,直到蘇醫生逝世後她才前去與美國與兒子團聚,享年88歲。在她去世之後,墓碑前的鮮花從來都沒有斷過,而墓碑上的4個字代表着她堅韌不凡的一生——蘇張幼儀。

蘇張幼儀,一生堅毅,端莊仁厚,低調勤勉,從來未曾張揚卻驚豔了時光,備受後人的欽敬!

如同梁秋實的評價:“她沉默地堅強地過她的歲月,她盡了她的責任,對丈夫的責任,對夫家的責任,對兒子的責任——凡是盡了責任的人,都值得令人尊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