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的确,淳于衍这样一个医德有失的御医,并不能被我们称为“优秀女性”,但她毕竟是我国古代女医生的先驱者,是我国妇产科专职医生的第一人,本人也是在医术上颇有建树,要不然,怎么能在皇后分娩的关键时刻充当皇后的侍疾女医呢。第一,淳于衍是史书上记载的第一位妇产科女医生,是一位“专科”医生,而义妁呢,是位“大医”,是个杂科大夫。

大家好,我们的烨霖谈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同是汉代著名女医,为何一个受人喜爱,一个却声名狼藉?
写在前面:说到中国古代女性,咱们第一个想到的可能是“四大美女”,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回看我国古代有关于女性的诗词歌赋,大多都是关于美,关于颜值的。无论是直描的极致《诗经·卫风·硕人》里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洛神赋》里的“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还是《陌上桑》里“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绯头;耕者忘其耕,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的侧面描写,无一不是关于女子美的描写。但是,咱们古代的女性可不只有颜值,更有才华,本系列就带看一看中国古代那些优秀的女性。
咱们苏家酒窖曾经介绍过在古代,培养一名医生有多么艰难,而在许多医术传男不传女的古代,女性想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其难度可想而知。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古代那些出色的女医生吧!
义妁(shuò):“巾帼医家第一人”
有“女中扁鹊”之称的义妁,是第一个在史书上有所记载的女医生。《史记·酷吏列传》里关于义纵的部分有所描述:“纵有姊妁,以医幸王太后。”义妁在这里的出场,只是作为义纵的亲属以及他升官的前因而写下的。
对于义妁的人品,太史公还是有相关描写的:王太后问:“有子兄弟为官者乎?”姐曰:“有弟无行,不可。”太后乃告上,拜义弟纵为中郎,补上党郡中令。义妁小姐姐认为自己的弟弟品行不佳,就拒绝了王太后的好意,可见是个实诚的宝宝;而对于义妁的医术具体如何,太史公没有详细直接的描写,但是从种种细节可以推断出,义妁的医术还是很高超的:
细节一:“以医幸王太后”。当时的汉朝,宫廷里是有专门的女医的,古称“视产乳之疾者”、“乳医”。“乳”有“妊娠”之意,乳医在今天看来,就是妇产科医生。义妁不是当时的女医,说明她不是个“稳婆”,而是一个出身民间的草根女医生。当时的王太后,身后有整个太医署的人马支撑,都没有治好病,而最后却被一个来自民间的女医生治好了,可见义妁的医术比太医署的医生强点。太医署,那可是整个王朝医学精英中的佼佼者,再不济也是当时医生行业里中上层水平的人。而义妁一个难以接受医术传承的民间女子,竟能略胜一筹,可见医术高超。再者,能被请入宫廷治病的民间医生,肯定是在一定大的范围内悬壶济世,经历磨练,是被人认可的好医生。
细节二:“太后乃告上,拜义弟纵为中郎,补上党郡中令。”如果不是义妁医术精湛,她怎么会深得王太后喜爱,以至于在义妁回绝之后,王太后仍然举荐她的弟弟为官呢?
关于义妁高超的医术,还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某天,义妁住的村子里担来了个外村的腹胀病人,他的肚子跟个球似的,比那十月怀胎的孕妇的肚子还大,看着好像下一秒就要破了。而且这个病人找了很多个大夫,都没能医好。义妁诊断过后,用银针在他大腿和下腹的地方扎了几针,并在病人的肚脐眼上洒下自制的药粉,后续辅以汤药治疗,不到三天,这个病人的肚子就慢慢变小,变得平缓了。这件事以后,义妁的好医术就在外面传开了。
淳于衍:历史上第一位女妇产科医生
很多人以为中国古代是没有女医制度的,其实不然。前面说到了汉朝是有专门的女医的,淳于衍就是当时的女医,受当时的宫廷机构“少府”管辖,专门为宫里的女贵人看病。她们大多是来自民间的“医待诏”,医术高明,而淳于衍便是其中之一。虽然没有经过专门医学学校的传授培养,但由于天资聪颖,又勇于实践,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医疗经验,并对许多医药都非常了解,因此也在十里八乡有了“女中扁鹊”的称呼。但跟同有“女中扁鹊”之称的义妁相比,个人认为,义妁更能胜任这一称呼:
第一,淳于衍是史书上记载的第一位妇产科女医生,是一位“专科”医生,而义妁呢,是位“大医”,是个杂科大夫。扁鹊这位“古代医学的祖师”,跟义妁一样,是一位“杂科”医生,擅长内、外、妇、儿、五官等科。第二,从品德上来说,淳于衍在中国御医史上饱受争议,跟扁鹊和义妁等在中国医学史上具有美名的医生相比,还是有所逊色。那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为什么饱受争议吧。
关于淳于衍,我们能看到的记载事在《汉书·卷九十七上·外戚传第六十七上》。淳于衍作为一名“乳医”,在给身处未央宫里的妃嫔们看病的同时,还会偶尔兼职一下给达官贵人们的女眷看看病。毕竟有些病(特别是妇科病),女眷们找女医生来看会更有安全感,病情也能更清晰明了,更能让医生对症下药。淳于衍的兼职,让她跟当时的大将军霍光的夫人霍氏搭上了线。霍夫人还挺欣赏淳于衍的,因着这层欣赏,淳于衍的丈夫赏动了歪心思。
大将军霍光,在当时可谓是权倾朝野,朝中大事小事都要经过霍光才呈报当时的皇帝——汉宣帝。当小小的掖庭户卫赏得知自己的妻子淳于衍得了这样一位大人物的妻子的青眼时,就开始心痒痒了,让自己的妻子请求霍夫人帮个忙,让他调到安池监去。
安池监是个什么职位呢?安,指的就是安邑,春秋时期魏国的都城,按照今天的行政区划,那就是运城市的盐湖区。盐湖区,看这名字就知道,这安邑是个生产盐的地方,安池监,就是当时管理安邑盐池的官员。盐,在古代可是个稀罕物件,是国家严格管控物资。商人若想要贩卖盐,没有盐引可是不行的,除非冒着死罪的危险贩卖私盐。盐引决定着商人能开采和运输多少盐。安池监恰恰控制着安邑安池的盐引,可想而知这是多大油水的肥差!
面对丈夫的要求,淳于衍想了想,就直接地跟霍夫人说了。不过这安池监的差事,可是人人都想咬一口的肥肉,要想成事,少不了花上一番功夫,白白帮忙霍夫人肯定是不肯的。工于心计的霍夫人眼珠一转,回避左右,跟淳于衍说:“你有事相求与我,我亦有事相求与你,可以吗?”淳于衍说:“夫人的话,有什么不好说的呢?直说便是。”霍夫人便道:“霍将军平素宠爱小女儿霍成君,想要她成为宫里的贵人,想要用此事麻烦少夫(淳于衍)你了。
淳于衍是宫里的女医,时常出入宫中为皇后看病,当时许皇后刚刚分娩,正在病中,霍夫人想要淳于衍在许皇后的药中下毒毒死皇后,好让霍成君登上皇后之位。先前霍将军同群臣商议拥立汉宣帝继承帝位后,群臣提议立霍成君为后,但汉宣帝没有接受这个提议,而是立元配妻子许平君为后,为此,霍夫人怀恨在心,想找谋害许皇后,好让女儿霍成君成为皇后。这不,机会来了,怎么也得把握住,于是利诱淳于衍:“如蒙力事成,富贵与少夫共之。”又向淳于衍担保:“在少夫为之耳,将军领天下,谁敢言者?缓急相护,但恐少夫无意耳!”淳于衍有点心动,丈夫对于加官升职的渴望以及个人对于美好富贵生活的追求,她决定铤而走险,毕竟“搏一搏,单车变摩托”。沉思片刻后,她就答应了霍夫人。可怜的许皇后,刚刚过了生孩子的鬼门关,又要落入霍夫人和淳于衍的虎口。
最终,霍夫人如愿以偿了。精通药理的淳于衍将附子不露痕迹地添入御医开给许皇后的药丸中,刚刚生产完的许皇后吃了含附子的药物后就气竭而亡。许皇后死后,有人控诉御医对皇后的护理失职,建议汉宣帝把有关医生收治狱中,令他们交代罪行。惊慌失措的霍夫人担心事情败露,把详情告诉了霍光,霍光非常惊讶,但最终碍于夫妻情面和家族利益让淳于衍免于问罪之令,霍成君登上了皇后之位。
有读者会觉得奇怪,淳于衍这样一个利欲熏心之辈,为什么能被小编列入“中国古代优秀女性”之中呢?的确,淳于衍这样一个医德有失的御医,并不能被我们称为“优秀女性”,但她毕竟是我国古代女医生的先驱者,是我国妇产科专职医生的第一人,本人也是在医术上颇有建树,要不然,怎么能在皇后分娩的关键时刻充当皇后的侍疾女医呢?怎么能突破层层检查,“取附子并合大医大丸以饮皇后”呢?
女性从医在今日并能不少见,但在古代,女性从医的机会很小,能在史书上留下姓名,让今天的我们知晓她们的存在的更是凤毛麟角。在进入“父系社会”的封建时代,女性的地位是逐步降低的,她们往往被赋予生育繁衍的重任却又往往被忽略。女医生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让这些被忽略的女性声音得到了放大和关注。
那么,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了汉朝的这两位女医生,至于其他朝代的女医生,敬请关注下期的“中国古代优秀女性实录之医者篇”。
感谢你的阅读,我是作者蔚藻灵施。如果您喜欢我们的文章,欢迎关注我们的企鹅公众号苏家酒窖,每天为您送上最“潮流”的传统文化,也期待您的评论留言,每一条小编都会认真阅读、回复哦~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