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关注我、我陪你爱

文丨萱小蕾、又名漠泱

前任结婚,受邀参加婚礼。我本来不太喜欢人多的场所,每次有大事小情,都是找人捎礼金或拜托家人去做代表。但我和前任是同学关系,扯不到家人身上,又被别的同学约了一起,只好去了。

去归去,去了就想要藏在个清净的地方,等着把礼金送上就回家。可这一次其他同学不答应了,说好不容易凑在一起,紧紧揪住我不放,偏偏自己又是个自由职业者,哪里敢说有多忙。

硬着头皮留下来,弱弱问一句:“可以回了吗?”立马就被大家调侃:“你是不是看着XXX的结婚现场心里难受,所以急着走啊?”

让我说什么好呢?我说我要是难受就不来了,你们不会信,你们会说我死撑、嘴硬。我要说我是讨厌人多的场所,你们大概又会说我矫情了。

勉为其难留下来后,倒是真难受了。嘈杂吵闹,静不下心,也无趣。时间如此被消耗,本身就是种煎熬,再加上被人曲解内心,便更加难受了。

这个样子,他们想必满意了,因为看样子我被他们说中了——我在硬撑。

是的,总会有这么一些人,像是有审视别人内心的能力一般。审视完后,大手一挥,下定义说:“你就是这样的,你就是那样的,你就是这样想的,你就是那样想的……”

你若不从,人家指定不同意。那是辱没人家的智商和第六感,是明摆着说人家的理解力、观察力有问题,是很不礼貌地拒绝了别人的关照、关心、关怀。

于是我们忍着很多人(包括来自亲人阵营)的误解、同情或忠告,他们常说:你嫁个人吧,生个孩子吧,一个人多孤单,多可怜……

你说:“我很好啊,我没事啊,我一个人自在着呢。”

人家就说:“你就嘴硬吧。”

好吧,那我就很孤单吧,我很可怜吧,我未来很惨吧。

仿佛只有这样,才能结束一个你不想谈下去的话题。你要解释,只会越描越黑,越解释便越让人觉得你是在掩饰。

然后亲爱的人们背后已说:“唉,她呀,就是倔呢,就是逞强,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这些人,大多数都是真心关爱我们的人。可是,这些话为什么越听越让人难过呢?明明自我感觉蛮好,可听了这些话后,就觉得自己真变悲惨了呢?

这一切都是因为你被外界影响了,左右了,从而丢失了自我。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作者保罗·柯艾略说:“很奇怪,我们不屑与他人为伍,却害怕自己与众不同。”

或许从人性的角度来说,太在乎别人和太不在乎别人都是很难做到的,但别人毕竟是别人,不可能完全理解自己的想法,有些事,就只能属于自己,例如心情或潜意识。

因此,我很讨厌这样自以为了解别人的说法。我更喜欢那些不随便给人忠告,只是默默陪着你的人。

而所谓忠告和自我式的“理解”,像有人看到你一身火光,于是不分青红皂白泼来一盆冷水,却不知你只是穿着件闪光的衣裳而已。

自然,我也不喜欢随便猜他人的心思并假装了解,这事关尊重。而你的建议,则应该给那些心智不成熟,那些智商相对低,那些矛盾犹疑,那些稀里糊涂需要向你讨建议的人。

不要忘了,人人都有自我的感受,越是忽略自我的感受,越在意别人的看法,就越会陷入深深的怀疑自己的沼泽中,找不到自信,自然也找不到快乐和幸福。

所以,请不要强行去打扫别人的瓦上之霜。“彼之蜜糖,我之砒霜”,同样一件事,角度不同,看法就不同。

你觉得人家的瓦上霜太凄凉,或许,人家是因为喜欢那别样的感觉,专门撒上去的呢!

同时,也不能太在意他人怎么说,就像尼采说的那样:“不能听命于自己者,就要受命于他人。”

不想自己的人生由他人“掌控”或左右,就随便别人怎么议论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