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關注我、我陪你愛

文丨萱小蕾、又名漠泱

前任結婚,受邀參加婚禮。我本來不太喜歡人多的場所,每次有大事小情,都是找人捎禮金或拜託家人去做代表。但我和前任是同學關係,扯不到家人身上,又被別的同學約了一起,只好去了。

去歸去,去了就想要藏在個清淨的地方,等着把禮金送上就回家。可這一次其他同學不答應了,說好不容易湊在一起,緊緊揪住我不放,偏偏自己又是個自由職業者,哪裏敢說有多忙。

硬着頭皮留下來,弱弱問一句:“可以回了嗎?”立馬就被大家調侃:“你是不是看着XXX的結婚現場心裏難受,所以急着走啊?”

讓我說什麼好呢?我說我要是難受就不來了,你們不會信,你們會說我死撐、嘴硬。我要說我是討厭人多的場所,你們大概又會說我矯情了。

勉爲其難留下來後,倒是真難受了。嘈雜吵鬧,靜不下心,也無趣。時間如此被消耗,本身就是種煎熬,再加上被人曲解內心,便更加難受了。

這個樣子,他們想必滿意了,因爲看樣子我被他們說中了——我在硬撐。

是的,總會有這麼一些人,像是有審視別人內心的能力一般。審視完後,大手一揮,下定義說:“你就是這樣的,你就是那樣的,你就是這樣想的,你就是那樣想的……”

你若不從,人家指定不同意。那是辱沒人家的智商和第六感,是明擺着說人家的理解力、觀察力有問題,是很不禮貌地拒絕了別人的關照、關心、關懷。

於是我們忍着很多人(包括來自親人陣營)的誤解、同情或忠告,他們常說:你嫁個人吧,生個孩子吧,一個人多孤單,多可憐……

你說:“我很好啊,我沒事啊,我一個人自在着呢。”

人家就說:“你就嘴硬吧。”

好吧,那我就很孤單吧,我很可憐吧,我未來很慘吧。

彷彿只有這樣,才能結束一個你不想談下去的話題。你要解釋,只會越描越黑,越解釋便越讓人覺得你是在掩飾。

然後親愛的人們背後已說:“唉,她呀,就是倔呢,就是逞強,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這些人,大多數都是真心關愛我們的人。可是,這些話爲什麼越聽越讓人難過呢?明明自我感覺蠻好,可聽了這些話後,就覺得自己真變悲慘了呢?

這一切都是因爲你被外界影響了,左右了,從而丟失了自我。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作者保羅·柯艾略說:“很奇怪,我們不屑與他人爲伍,卻害怕自己與衆不同。”

或許從人性的角度來說,太在乎別人和太不在乎別人都是很難做到的,但別人畢竟是別人,不可能完全理解自己的想法,有些事,就只能屬於自己,例如心情或潛意識。

因此,我很討厭這樣自以爲了解別人的說法。我更喜歡那些不隨便給人忠告,只是默默陪着你的人。

而所謂忠告和自我式的“理解”,像有人看到你一身火光,於是不分青紅皁白潑來一盆冷水,卻不知你只是穿着件閃光的衣裳而已。

自然,我也不喜歡隨便猜他人的心思並假裝瞭解,這事關尊重。而你的建議,則應該給那些心智不成熟,那些智商相對低,那些矛盾猶疑,那些稀裏糊塗需要向你討建議的人。

不要忘了,人人都有自我的感受,越是忽略自我的感受,越在意別人的看法,就越會陷入深深的懷疑自己的沼澤中,找不到自信,自然也找不到快樂和幸福。

所以,請不要強行去打掃別人的瓦上之霜。“彼之蜜糖,我之砒霜”,同樣一件事,角度不同,看法就不同。

你覺得人家的瓦上霜太淒涼,或許,人家是因爲喜歡那別樣的感覺,專門撒上去的呢!

同時,也不能太在意他人怎麼說,就像尼采說的那樣:“不能聽命於自己者,就要受命於他人。”

不想自己的人生由他人“掌控”或左右,就隨便別人怎麼議論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