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八路軍115師問訊後,迅速出動686團,負責指揮的是團長楊勇,新中國建立後授予上將軍銜,在仔細勘察了地形以後,楊勇派出一個連的兵力,堅守在高地上,等待日軍進攻,而衛立煌則是和楊勇一起在指揮所觀察阻擊戰的情況,以便於不支的情況可以隨時派部隊支援,很快日軍就氣勢洶洶地撲過來,雙方糾纏在一起。但由於八路軍戰士的頑強苦戰,日軍不敵敗退下去,後來又連續發動幾次衝鋒,都被我軍擋住,即便是日軍後來出動了大炮等重火力武器,然而等到炮火聲停後,陣地仍然牢牢地握在我軍的手中,衛立煌觀察戰場的形勢,看得十分詫異,詢問楊勇,究竟派了多少的部隊在關口防守,有幾個團的規模。

14年抗戰是以國民黨軍的正面抗戰,和八路軍的敵後抗戰共同完成的,尤其是進入戰略相持階段以後,在華北戰場以及在江南各個根據地新四軍的敵後抗戰就更加凸顯重要作用,在華北由於我軍堅持團結協作的抗日傳統,也贏得了少數國軍將領的尊重,而衛立煌將軍就是其中之一。


說起來衛立煌將軍一直都有老蔣五虎上將之稱,然而在這五虎上將中,其他四個都不具備真才實學,只有衛立煌一直都被譽爲常勝將軍,可惜始終不受重用,由於在抗戰戰場上,堅持統一戰線的主張,衛立煌受到了不少的誣告,也由於和我軍的關係,新中國建立後,衛立煌將軍回到了祖國大陸,併爲國家建設建立功勳。


1938年3月,日軍千餘人氣勢洶洶的向井溝、午城地區展開兇猛的進攻,與駐守當地的國民黨軍展開激戰,雖然衛立煌親自指揮,但也仍然不敵日軍,由於作戰十分艱苦,衛立煌打算撤出戰場,由於懷疑自己內部有奸細存在,因此衛立煌找到了八路軍,並希望由八路軍組織一次阻擊戰,爲部隊的撤退爭取時間。


八路軍115師問訊後,迅速出動686團,負責指揮的是團長楊勇,新中國建立後授予上將軍銜,在仔細勘察了地形以後,楊勇派出一個連的兵力,堅守在高地上,等待日軍進攻,而衛立煌則是和楊勇一起在指揮所觀察阻擊戰的情況,以便於不支的情況可以隨時派部隊支援,很快日軍就氣勢洶洶地撲過來,雙方糾纏在一起。


但由於八路軍戰士的頑強苦戰,日軍不敵敗退下去,後來又連續發動幾次衝鋒,都被我軍擋住,即便是日軍後來出動了大炮等重火力武器,然而等到炮火聲停後,陣地仍然牢牢地握在我軍的手中,衛立煌觀察戰場的形勢,看得十分詫異,詢問楊勇,究竟派了多少的部隊在關口防守,有幾個團的規模?後來楊勇告訴他,只有一個連的兵力,衛立煌感到不可思議,連聲說不可能。


楊勇也並未着急辯解,而是說了一句,等戰鬥結束以後,可以親自去清查人數,阻擊任務順利完成以後,衛立煌果真沒有離開,而是堅持一定要看看這支部隊,楊勇於是將這支參加阻擊戰的連隊拉出來,衛立煌這才相信,剛纔參加阻擊的真的是八路軍一個連,並直言如果能有這樣的部隊6個團,豈不是能天下無敵了,出於感激,衛立煌後來給八路軍一部分物資的補充,其中還包括10萬發子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