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智慧高速車路協同公路、5G+智慧服務區;力爭3至5年內,基本建成廣西國際門戶樞紐,形成一批重要的空港、海港、陸港樞紐經濟平臺;2035年底,基本建成交通強區……昨日下午,記者從《廣西貫徹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實施方案》( 以下簡稱《方案》)政策解讀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廣西將以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爲主要載體,從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國際門戶樞紐建設等5個重點工程入手,開展廣西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

時間

分三個階段建成交通強區

《方案》分總體要求、重點任務、保障措施三個部分。整體內容上可概括爲“一個總目標、三個實施階段、九項重點任務”,明確了建成人民滿意、保障有力、國內先進的交通強區的總體目標。

根據《方案》,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廣西將分三個階段推進交通強區建設。2020年底,廣西要完成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交通建設任務和廣西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十三五”規劃重點任務,爲交通強區建設奠定基礎。

中新南寧國際物流園。記者 葉子榕 攝

2035年底,廣西基本建成交通強區。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基本形成,城鄉區域交通協調發展達到新高度,有力支撐廣西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基本形成“3213出行交通圈”和“123快貨物流圈”。

本世紀中葉,廣西全面建成交通強區,交通運輸綜合實力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人民羣衆享有美好交通服務,有效支撐和引領廣西經濟社會發展邁入現代化。

領域

建成以南寧爲中心高鐵網

廣西作爲交通強國建設第一批試點,將重點從哪些領域先行先試?廣西將聚焦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國際門戶樞紐建設、國際運輸便利化、信息互聯、科技興安5個重點工程開展廣西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

其中,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工程方面,力爭在3至5年內,建成西部陸海新通道“三出海三出邊”的綜合運輸大通道,建成以南寧市爲中心覆蓋周邊的高速鐵路網,實現各交通方式銜接配合,爲交通強國建設提供廣西範例。

在建設國際門戶樞紐工程方面,廣西將全面打造廣西北部灣國際門戶港等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爲西部地區現代綜合交通一體化樞紐發展提供廣西樣板。力爭3至5年內,廣西國際門戶樞紐基本建成,南寧面向東盟國際交通樞紐地位確立,建成南寧國際空港綜合交通樞紐、南寧國際鐵路港;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地位確立,港口更加大型化、專業化、智能化,鐵路集疏運能力顯著提升。崇左憑祥、防城港東興等重要邊境口岸樞紐面向東盟陸路門戶地位確立。

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南寧片區。 黃維業 攝

在國際運輸便利化工程方面,推動交通運輸高水平對外開放,充分利用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沿海沿邊口岸良好基礎,創新國際運輸多式聯運服務,優化交通運輸對外開放政策,提高國際運輸便利化水平,打造廣西交通運輸國際運輸便利化工程示範。力爭3至5年內,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成爲西部地區綜合運輸和物流的主要方式,帶動西部地區與東盟國家的國際經濟貿易合作,促進交通、物流、商貿、產業深度融合。

廣西還將全面提高綜合交通運輸信息化水平,建設綜合交通運輸雲計算大數據中心,打造智慧高速車路協同公路、5G+智慧服務區等九大示範工程。

任務

建設立體互聯基礎設施體系

《方案》中提出構建佈局完善、立體互聯的基礎設施體系等九項重點任務。

南寧國際空港綜合交通樞紐工程(GTC1)項目效果圖。

例如,依託南寧吳圩國際機場面向東南亞的區域航空樞紐,大力引進和培育電子信息、生物醫藥、食品加工等臨空工業,緊密聯繫空港樞紐佈局與航空貿易需求相關的高附加值產業。以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站場等爲重點,綜合利用地上、地下空間,推動綜合交通樞紐站場與周邊土地綜合開發。

同時,依託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和南寧、貴港、梧州等西江內河港口,大力推進臨港產業園建設,推動港口資源與產業資源的聯動發展。重點引導發展現代港口物流業、綜合保稅區、高端裝備製造、石化、精細化工等臨港產業。

知多D

“3213”出行交通圈

周邊及東盟主要城市3小時覆蓋

區內城市2小時通達

北部灣城市羣1小時通達

都市區3刻鐘通勤

“123”快貨物流圈

國內1天送達

東盟國家2天送達

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

三出海三出邊

三出海:西部陸海新通道的三條主通道,中線通道自重慶經貴陽、南寧至北部灣出海口,東線通道自重慶經懷化、柳州至北部灣出海口,西線通道自成都經瀘州、百色至北部灣出海口

三出邊:中越邊境友誼關、東興、龍邦三個邊境一類口岸

來源丨 南寧日報 記者 王志鵬、部分綜合南寧晚報

編輯丨李雅晴

校對丨張微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