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司马懿的老师叫孔明
在三国时期,颍川可谓是人才摇篮,比如荀彧、郭嘉、钟会、徐庶等,还有一位虽出镜率不高,却在《三国演义》中堪称第一奇人的水镜先生:司马徽。
但若细观历史便却会发现,其实颍川中还有一人,比水镜先生都“奇”,因为他是司马懿的老师,此人姓胡名昭,字孔明!

所以小编才说,司马懿的老师是孔明,指得不是诸葛孔明,而是胡孔明。据《三国志》载:胡昭“养志不仕”,即,根本看不上当官出仕,虽才华横溢,名震江湖,却就喜欢隐居。
最初胡昭为了躲避战乱,来到了冀州袁绍的地盘。袁绍听闻后欣喜若狂,急忙请其出山。哪料袁绍前脚刚走,后脚胡昭就“辞袁绍之命,遁还乡里”,即,一眼便看出袁绍不成器,不辞而别,来到了洛阳附近的陆浑山中,开始种田读书。

但如胡昭这样的人物,哪怕在山野间,也会犹如磁石般,吸引来许多胸怀大志或力求上进的年轻人,前来求学问道,司马懿便是其中之一。
据《三国志》中所引用的《高士传》载:当时的司马懿还很年轻,还是一布衣,便拜在胡昭门下学习,但哪知却引起了胡昭的其他学生的不满,直至想杀掉司马懿。

(二)胡昭哭救司马懿
从这段零星记载中,可推测而出,年轻时的司马懿,必是一个眼高于顶,狂言乱喷的狂生,而胡昭也必是非常喜欢司马懿,没事就表扬、夸赞,不然其他“同学”,也不会恨司马懿恨到要杀了他。
恰好,消息被司马懿知道了,吓得撒丫子就逃了,其他学生,在一位姓周的学生的带领下,随后追赶而来。这么大的动静,自然惊动了胡昭,也不顾一切的尾随追赶。终于在“崤、渑之间,止生”,即:在今天的河南省洛宁县北地区,追上了自己的学生,劝阻他们回去,放司马懿逃生。

哪料这些学生却不答应,必须要杀掉司马懿才解心头只恨。急得胡昭最后都掉了眼泪,才算劝住这些学生,让司马懿安然逃走——昭泣与结诚,生感其义,乃止。
为何司马懿日后那么能忍,那么水深?看看这个历史记载,想必就都懂了,他也是经过“血泪教训”后,不是天生如此的。且从司马懿给自己的两儿子起名来看,一个叫司马师,一个叫司马昭,谁又能否认,其中没有感谢恩师胡昭,在其中呢?

(三)曹操三番五次来相请
这样的人才,曹操早就有所耳闻,尤其是在当了丞相后,便是三番五次的前来邀请胡昭出山。那么曹操为何当了丞相后,才动手?这个已经没人知道了,因为史载就一句话:太祖为司空丞相,频加礼辟。
其实从这个“频”字,既能解读出曹操对胡昭志在必得,三番五次相请,又可推断出,其实曹操在没当丞相前,也应是请过的,被拒绝后,由于忙于打东吴,揍西蜀,还要时刻防备汉献帝突然唱戏,所以未能如当丞相后,表现的如此急迫。

因为随后便是“昭往应命,既至,自陈一介野生,无军国之用,归诚求去”。即,胡昭面对曹操如此志在必得之势,不得不当面向曹操致谢,并推辞道:“曹丞相,我就是一山野之士,对你和国家没有任何帮助,你把我找来,只能是浪费你的粮食,还不如让我安生地在乡野间,自由自在。”
可见,胡昭这次来见曹操,是被逼的,曹操不是袁绍,这点胡昭懂,他敢对袁绍不辞而别,是因为看出来袁绍就玩花架子,且日后没有大作为。而曹操却即心诚,又手黑,他不得不给足曹操面子。

(四)曹操创造出一成语,被误解至今
曹操即得到了面子上的满足,又看出胡昭的确是不想出仕,自己若在强逼下去,对双方都不是好事。所以曹操,拉着胡昭的手,感慨而出:“人各有志,出处异趣,勉卒雅尚,义不相屈”
看到“人各有志”这个成语了吗?这是曹操创造出来的,大意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志向,无外乎是那些不同的兴趣所在,并为此志向,不懈努力,致死保持这份高尚情操,而无法屈服……”

其实,这一句本是曹操感慨胡昭不肯出山而说的,明显是在赞美胡昭!可如今一提“人各有志”,后面就都会习惯性的加一句“不可强求”,如此一来,等于直接赞美了曹操。虽然曹操最终尊重了胡昭的选择,让其继续散漫山野中,笑傲云水间,值得赞美,但这不能不说,存在一种误解。
究其原因,也许是因为曹操的官职大,名声大,使人们都记住了曹操,哪怕胡昭的学生司马懿,而忘记了还有奇人胡昭,这又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