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建築塵封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正在喫飯的孩子。這些老照片拍攝於晚清1895-1897年間,記錄了全國多地的人文風光,能在一定程度上還原100多年前人們的社會生活,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它們所呈現的歷史環境,真是不堪回首。
瀋陽城牆東南角樓下的狐仙廟。清朝時期,瀋陽百姓對狐仙的尊崇盛極一時,“城內外四面皆有仙人堂,惟東南轉角樓下香火最盛”。在傳說中,狐狸修煉成仙,化爲人形,能爲病患施藥,還能準確無誤地預示未來。民間視之爲有求必應的神靈。
瀋陽德勝門。八旗入關之前,努爾哈赤在瀋陽建都,當時稱盛京。皇太極繼承汗位後,在原來城牆的基礎上建設新城,將城牆加厚、加高、加固,城南東側城門即爲德勝門,又稱大南門。從照片中看,晚清時期瀋陽城門、城牆已頹壞,年久失修。
裝飾精美的花轎。傳統婚禮上使用華麗的轎子把新娘從孃家接到夫家,爲了突出喜慶吉利的氛圍,花轎一般以紅色來裝飾,且繪滿寓意百年好合、多子多福的圖案。清朝花轎中的極品,要數江南一帶大戶人家嫁女兒所用的千工轎。
農民把肥料運到田裏。那時候還沒有化學肥料,都是天然有機肥,糞便、腐爛秸稈等對種田很有價值。以前農民在農閒時節會去拾糞,積攢下來用於肥田。
四川梯田種植大片罌粟。四川號稱“天府之國”,沃野千里。晚清時期,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不僅種植了養育人口的稻米,還種植了大量禍害社會的罌粟。由於官府對鴉片徵稅,間接承認其合法性,變相鼓勵了罌粟的種植。
正在休息的苦力。他們用很長的竹竿抬貨物,這樣力臂更長,抬起來更省力。
四川客家農民的房屋。客家人主要分佈在福建、江西、兩廣一帶,深居內陸的四川也有少量分佈,大約在1680年至1800年左右從福建、廣東等地遷入。清朝初期入川的客家人大部分是有一定經濟實力的人家,他們不滿足於安穩生活,義無反顧地赴川建功立業。
長江岸邊祭祀逝者的高臺。高臺周邊有山有水,根據傳統的堪輿學理論,依山傍水之地就是風水寶地,這樣的空間能聚集財氣、福氣。而在空曠的高臺上祭祀逝者,能將供品和祈禱更好地送達亡靈。
婦女騎着騾子出門。清朝婦女裹小腳現場非常普遍,她們出門必須藉助交通工具,家庭富裕的坐轎子,出身平民之家的坐騾車,或騎騾子、騎驢。照片中的婦女騎在騾子上,筐裏還放着孩子,可能是回孃家。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