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馬超歸蜀前的歷史,劉備爛熟於心,自然不以爲然。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時,“遣張飛、馬超、吳蘭等屯下辯”策應主力部隊。

大家好,我們的大橙橙聊生活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文/許雲輝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平西將軍都亭侯臣馬超(字孟起)......等一百二十人上奏:......臣等輒依舊典,封備漢中王......”
馬超,在這份《漢中王勸進表》中赫然位居表章之首。那麼,馬超在蜀漢是否如同排名一般被劉備視爲股肱、風頭無雙?
(一)繼承霸業
馬超的父親馬騰娶羌女爲妻後,在涼州闖出一片天,被朝廷封爲徵西將軍。後因利益衝突,與義結金蘭的鎮西將軍韓遂反目成仇。“騰攻遂,遂走,合衆還攻騰,殺騰妻子,連兵不解。”
其後,馬騰被封槐裏侯,經過苦心經營,創立以驪靬(líqián,西漢爲安置匈奴驪靬部落降衆而特設的少數民族自治縣)縣爲中心的穩固根據地。
馬騰利用妻子和驪靬部落的特殊友好關係,將驪靬部落男子招致麾下,充分利用他們驍勇善戰的特點和“涼州大馬”的速度優勢,訓練出名震天下的重甲騎兵——西涼鐵騎。
曹操爲防止馬家軍尾大不掉,表奏加封馬騰爲衛尉(九卿之一、掌管京城各門守衛的官),將馬超“詔拜爲偏將軍,封都亭侯”,留守西州。馬騰遵詔,率二子及家眷百餘人同往鄴城就任。
馬家軍少帥馬超是個具有羌漢混合血統的“長八尺餘,身體洪大,面鼻雄異”的大帥哥兼戰神。他15歲便隨父親南征北戰,揚名西域。曹操曾徵召“兼資文武,勇烈過人”的馬超入朝爲官,馬超堅辭不就。
在平陽之戰(司隸校尉鍾繇聯合馬超擊破幷州刺史高幹和匈奴呼廚泉的戰爭)中,26歲的馬超身先士卒闖入敵陣,小腿中箭後邊殺敵邊以布帶纏住傷口,縱馬衝鋒陷陣,大破敵軍,斬殺敵酋,一戰成名,被朝廷拜爲徐州刺史和諫議大夫。
(二)累及家人
公元211年,曹操從赤壁鎩羽而歸後,將戰略目標轉移到逼反西北上。他調集重兵,聲稱欲借道西北討伐西南張魯,並令將領死守潼關。
馬超識破了曹操“假途滅虢”之計,頓時陷入痛苦抉擇中:答應政府軍借道,無異於引狼入室,父親創立的基業將毀於一旦;抗拒政府軍,自然被視爲反叛朝廷,危及到父親等人質的性命。最終,爲了保全父親的基業,馬超痛苦地選擇了後者。他捐棄前嫌,與“九部結反謀,舉韓遂爲都督”,斷然拒絕政府軍借道。西州大小軍閥組成十餘萬聯軍,“進軍至潼關”對抗政府軍。曹操正中下懷,親率大批政府軍西征平叛。
開戰之初,馬超勇武絕倫,殺得曹操損兵折將,哀嘆:“馬兒不死,吾無葬地也。”但是,西北聯軍貌似兵強馬壯衆志成城,實則各懷心思爾虞我詐。曹操略施小計,“用賈詡謀,間超、遂,更相猜疑,軍以大敗。”馬超率殘部逃回涼州地區後,在朝廷做人質的馬騰及親屬百餘人,果然被曹操“夷三族”。
在諸戎地區少數民族的大力支持下,馬超捲土重來。兵鋒所向,隴上諸郡縣皆不戰而降。在張魯援軍協助下,馬超攻陷戰略重鎮冀城,殺死涼州刺史。爲表明繼承父親遺志,馬超“自稱徵西將軍,領幷州牧,督涼州軍事。”
不久,原涼州刺史手下幾個老部下爲替上司復仇,合謀反叛,合擊馬超。馬超猝不及防,一敗塗地,不僅冀城得而復失,更將馬家在西北苦心經營幾十年的地盤和部隊損失殆盡。馬超敗走冀城後,妻兒被叛軍梟首示衆。
馬超“進退狼狽”,攜愛妾董氏和兒子馬秋、堂弟馬岱,率西涼鐵騎殘部,在如血的殘陽下,倉皇投奔漢中張魯。
(三)寄人籬下
張魯對馬超禮遇有加,甚至想把女兒嫁給他。但是,馬超的空降引起某些嫉賢妒能者的嚴重不滿。他們反覆勸說張魯:“主公啊!馬超爲了個人私利,竟狠心到置父親家族於死地而不顧、老婆孩子被人梟首示衆都不心疼的地步!這樣一個不愛親人到令人髮指地步的傢伙,主公能放心把千金下嫁給他?!”張魯被迫打消了念頭。
馬超與馬岱率西涼鐵騎殘部和借兵殺回涼州,圍困祁山長達一個月,最終無功而返。此後,馬超“數從魯求兵,欲北取涼州。”張魯慨然應允,馬超卻每次行動都“無利”,不得不忍受身邊嫉賢妒能者的冷嘲熱諷和明槍暗箭,鬱憤難抑。就在他生命低谷期,劉備向他揮舞起橄欖枝。
(四)成都建功
此時,劉備已對成都形成合圍態勢,聞聽馬超近況後,急遣江寧督郵李恢“至漢中交好馬超。”絕境中的馬超猶如暗夜中見明月,毅然向劉備“密書請降。”
馬超率西涼鐵騎以出征爲名脫離張魯,捨近求遠“從武都逃入氐中,轉奔往蜀。”氐中是羌氐少數民族聚居地,馬超當年率西北聯軍抗拒政府軍時,“興國氐王阿貴、白項氐王千萬各有部落萬餘”曾“從馬超爲亂。”馬超先到氐中聯絡羌氐首領作爲強援,才帶領人馬趕往蜀中。
劉備聞訊大喜過望:“我得益州矣!”爲給兵微將寡的馬超壯大聲威,劉備祕密派出一支精銳部隊交給馬超指揮。馬超心領神會,令他們換上馬家軍軍服,與老部隊混編,浩浩蕩蕩開赴益州。
劉備令馬家軍厲兵秣馬,待命總攻。馬家軍兵強馬壯,在益州城北耀武揚威,令“城中震怖。”在馬家軍威懾和各種因素影響下,劉璋不戰而降。馬超爲劉備奪取益州立下首功後,被劉備表奏爲平西將軍,沿用都亭侯爵位。
馬超在蜀中站穩腳跟後,派人到張魯處迎取家小。不料,張魯已在政府軍重兵壓境時歸順曹操,董氏被曹操轉贈給張魯的謀士,馬秋被曹操交給張魯處置,張魯爲表忠心,“自手殺之。”
(劉備)
(五)歸蜀表現
馬超還沉浸在勝利的喜悅和失去親人的痛苦中時,始料未及的“彭羕事件”就將他推上風口浪尖。
彭羕是經龐統和法正力薦的蜀中賢才,擔任治州從事(相當於州長助理)後,小人得志,“形色囂然”,以至諸葛亮多次提醒益州牧劉備“羕心大志廣,難可保安。”劉備“察羕行事”,決定將他下放地方任職。
彭羕“聞當遠出,私情不悅”,於是“往詣馬超。”先破口大罵劉備這個老兵油子有眼無珠不識才,再挑唆馬超與他裏應外合謀反:“卿爲其外,我爲其內,天下不足定也。”馬超“聞羕言大驚,默然不答。”爲圖自保,他立刻把彭羕的言辭上奏劉備。彭羕因此被迅速逮捕,幾年後被殺死。才建奇功的馬超,從此背上卑鄙的告密者的惡名而遭人唾棄。
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時,“遣張飛、馬超、吳蘭等屯下辯”策應主力部隊。馬超發揮自身影響力,策動附近氐族雷定等七個部落共萬餘人支援劉備,有力地牽制住曹軍先鋒主力。蜀軍被曹軍擊敗後,馬超退守漢中,從此淡出戰場。而馬超降蜀後在戰場上不盡人意的表現,更給對他心懷不滿的人提供了攻擊口實。
公元219年秋,劉備進位漢中王后,投桃報李“拜超爲左將軍、假節。”稱帝后,又讓馬超“遷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進封犛鄉侯”,鎮守蜀北重要門戶陽平關。於是,馬超被趕出朝廷,與西涼鐵騎一起被牢牢釘死在陽平關,團結附近氐族羌族部落,忠心耿耿爲蜀國把守北大門,直至病卒。
(六)憂讒畏譏
馬超歸蜀後,因首建奇功、既往歷史、彭羕事件等綜合因素,一直生活在“風刀霜劍嚴相逼”的險惡生存環境中。
馬超的死敵楊阜曾在曹操面前大肆攻擊他雖“有(韓)信、(英)布之勇”,卻是個“背父叛君”、“強而無義”的小人。他爲保住西州害死父親等人一事也被人罵爲“背父之逆子,殺君之桀賊。”、“馬超背父,其爲酷忍如此之極也。”
對來自敵營的評價,馬超可以不屑一顧。但對於自內部的飛短流長和惡意誹謗,馬超惟有忍氣吞聲。
同朝爲官的楊戲對馬超明褒暗貶,先誇馬超統領馬家軍經過打拼成爲三秦地區頭號人物、最後被敵軍以離間計擊敗而家破軍亡,再攻擊馬超背棄道義、違反道德、爲攀龍附鳳而投奔劉備。
同殿爲臣的王商對他的評價更加尖刻:“超勇而不仁,見得不思義,不可以爲脣齒。
諸葛亮在給關羽的回信中,不着痕跡地將馬超比喻爲“黥(英布,項羽帳下九江王,叛楚歸漢後被劉邦封淮南王,後因謀反罪被殺)、彭(彭越,西漢開國功臣,被封梁王,後因謀反罪被殺)之徒。”這兩個比喻相當陰險,用意極其曖昧。
重臣許靖諷諫劉備,招降馬超就是養虎爲患:“若引而近之,則由養虎,將自遺患矣。”
劉備招降馬超,除了愛才心切外,更看中馬超具有少數民族血統、且在涼州有巨大影響力的無形資產。當時的蜀漢疆域,與羌族和氐族的勢力範圍重疊,民族矛盾尖銳。而馬超“甚得羌、胡心,西州畏之”,正是吸引羌氐等少數民族的磁石和穩固邊防的磐石。因此,劉備放心地讓馬超鎮守蜀國少數民族聚居的北大門。馬超歸蜀前的歷史,劉備爛熟於心,自然不以爲然。
但是,三人成虎,衆口鑠金。羣臣和屬下對馬超的誹謗攻擊,並非對馬超軍事能力的否定,而是對馬超害死父親的不孝行徑不遺餘力進行抨擊,鄙視他先投曹操再歸張魯最後降蜀的三姓家奴行爲,視其爲呂布一般有勇無德之輩。劉備以漢室正統後裔自居,標榜以孝和德治天下,對馬超這樣缺孝少德之人,縱然有心重用,也不得不考慮手下羣臣的諫言和感受而作罷。同時,馬超的勇猛和屢次三番歸降反叛的經歷,也使劉備難以對他放手使用。
這,就是馬超爲何降蜀後始終未受重用的原因!
馬超歸蜀前慘遭過四次滅門之禍,歸蜀八年間又飽受猜忌、舉步維艱,最終鬱郁成疾,於47歲時英年早逝。臨終前,馬超表奏劉備:“臣門宗二百餘口,爲孟德所誅略盡,惟有從弟岱,當爲微宗血食之繼,深託陛下,餘無復言。”此遺言耐人尋味,除將堂弟馬岱託付給劉備外,“餘無復言”貌似畫蛇添足,實則飽浸了馬超萬念俱灰的英雄末路的無盡悲哀,令人思之動容。
馬超去世後38年,被後主劉禪追諡爲“威侯”。
【作者簡介】許雲輝,男,1984年畢業於雲南師範大學中文系,現爲雲南省保山一中教育集團高級講師。曾出版專著兩部,在省級以上文學刊物發表文章六十餘萬字。
(圖片來自網絡)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