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天對中國足球來說並不是春光明媚的季節,球隊退出、解散潮之後又遭遇疫情,讓足球界一片蕭條。近日,剛剛解散的中甲球隊上海申鑫的前助理教練劉寅濤接受採訪時談到了他在申鑫時的一些經歷,並指出了中國球員“高薪低能”的根本原因。

劉寅濤總結了中國足球中的一些問題:俱樂部管理層不懂球,用管理企業的方式來管理俱樂部;足壇缺乏職業的經理人來替老闆管理;足協的U23政策、年輕球員出口轉內銷的現象,都是球員獲得與能力不匹配的高薪原因。

劉寅濤在採訪中說:“2018年底的時候,申鑫俱樂部已經面臨財政困難,但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是有很多球員來申鑫踢球。以前的中國球員很容易就可以獲得一份高薪合同,但他們在與球隊簽約之後因爲能力問題就踢不上比賽,但他們坐在場下一樣可以拿高薪。”

“由於中國俱樂部很多管理者並不懂足球,部分中國職業俱樂部管理者,他們可能聽了某位球員的評價,或看了一些資料,就覺得該球員還可以,就花大錢簽約,也不找教練和專業的人去對球員進行評估,這非常容易產生高薪低能的情況。在中國有的企業在投資足球后依然按照經營公司的那一套來管理俱樂部,這樣肯定是不行的。我們需要有一個既瞭解老闆的需求和心態,也對足球有一定理解的人來做俱樂部與母公司之間的銜接。”

除了俱樂部管理層不專業,劉寅濤還認爲U23政策也是年輕球員獲得高薪的原因之一:“足協的U23政策也讓一些年輕球員輕鬆獲得高薪,只要該球員有過留洋經歷或一些競技上的特點,他們就能得到一份天價合同,這也讓中國足球近些年出現了太多的出口轉內銷,其中丹麥瓦埃勒俱樂部就是經典過渡站。”

球員時代劉寅濤代表上海十運隊和山東隊

劉寅濤表示,中國足球想要打破泡沫,根本上還是需要提升本土球員。目前俱樂部和老闆花大錢養一批根本不具備比賽能力的球員,放到任何行業都是很不正常的。從每年資金的投入上來看,中甲中乙的球隊也都多多少少在縮水了。明顯老闆都不高興再投錢了,他們拿到的回報和投入不成正比。球員雖然是喫青春飯的,但是還是要提升自己的能力,對得起高薪。中國足協本賽季出臺限薪令後,有望改善這一情況,也能夠讓社會輿論得以認可。

申花85一代,後排左三是劉寅濤

劉寅濤出自上海申花著名的“85一代”青訓,和郜林、沈龍元等都是隊友。隨後球員時代效力於上海申花和上海申鑫。從上海申鑫前身的南昌衡源時代就一直跟隨主教練朱炯作爲助理教練。本賽季離開申鑫後加盟青島中能擔任助理教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