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滴滴曾經的對手、現在的股東 Uber 有三大業務:網約車、外賣、貨運。滴滴先後上線外賣、跑腿、貨運等服務,跨足生活服務領域的靈感或許就是來自 Uber。

原標題:八年鏖戰鐵未銷,中國最能打仗的互聯網公司再開戰端

程維厭倦了在一個黑暗的森林裏和所有人博弈,但沒有安全感的滴滴不得不戰。

成立 8 年,硝煙始終圍繞着滴滴。

近日,滴滴被曝出進軍貨運領域,率先在杭州和成都兩地試點,目前已開始招募司機入駐。這意味着,滴滴將與貨拉拉、快狗打車正面廝殺。

事實上,自今年 3 月滴滴公佈了未來的三年目標—— "0188",即 0 安全事故,每天服務超過 1 億單、國內全出行滲透率超過 8%、全球服務用戶 MAU 超 8 億以來,滴滴的觸角不斷向外延伸。

3 月,滴滴上線了跑腿業務,給這個由美團、蜂鳥、達達等公司把持的領域更多火藥味。4 月,滴滴旗下獨立品牌青桔單車獲得超過 10 億美元融資 , 共享單車領域新 " 三國殺 " 時代開啓。更早的時候,滴滴還高調殺入美團餓了麼的腹地——外賣。

在滴滴或者程維身上時常出現這樣的矛盾:一方面信奉 " 如果對自己主業有信心,是沒必要輕舉妄動的 ";另一方面滴滴合併了快的、Uber 中國後,開闢的新戰場大多屬於橫向擴張。

這其中既有被資本推動的無奈之舉,也有基於戰略的主動出擊。而背後都難掩滴滴的焦慮——黑天鵝的衝擊何時結束、規模壁壘如何形成、戰略目標怎樣實現。

所以滴滴不得不戰。

來自對手的靈感

滴滴曾經的對手、現在的股東 Uber 有三大業務:網約車、外賣、貨運。2019 年第四季度三者的營收分別爲 30.56 億美元、7.34 億美元、2.19 億美元。

滴滴先後上線外賣、跑腿、貨運等服務,跨足生活服務領域的靈感或許就是來自 Uber。

2018 年,滴滴外賣在無錫、南京等 9 個城市上線。其中,無錫在試運營了 8 天后,實現了日訂單 33.4 萬單的成績,成爲了無錫市場份額第一的外賣平臺。然而滴滴的異軍突起只不過是出道即巔峯的悲鳴。

如何讓冉冉升起的滴滴外賣不成氣候?扼殺在搖籃裏!

美團外賣迅速發起保衛戰,許多商家表示美團強制要求商戶 " 二選一 "。餓了麼也在收購百度外賣之後,得到來自阿里的更多支持。

乘勝追擊的節奏被打亂,滴滴外賣的失利也在情理之中。目前,滴滴外賣上線的城市只有無錫、泰州、 鄭州、南京、成都這五個城市。

不同於 Uber,滴滴所在的中國互聯網行業,競爭環境太激烈了。

所以當滴滴跑腿業務上線時,不少業內人士對其前景表示擔憂。跑腿這條賽道已經十分擁擠了,美團、京東、阿里、順豐等都入局已久。而且這些玩家基本都是基於電商、貨物運輸的場景而延伸出來的細分服務。此外,在網約車市場上殺出血路的滴滴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運營上,缺乏足夠有力的手段。

而最近的滴滴貨運業務的前景或許要比跑腿業務光明許多。滴滴貨運開放加盟的車型爲小面、中面、小平板、中平板、4.2 米貨車。這些車型都是小貨車,在這個領域,滴滴的對手主要是貨拉拉和快狗打車。滴滴避免了與貨運霸主滿幫集團的正面對決。2019 年的數據顯示,中國 700 萬輛大卡車中,已有 520 萬名卡車司機入駐滿幫平臺。

同時,滴滴在網約車上積累的技術、資本、效率、營銷等能力與貨運業務更加貼合。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5 月初,滴滴總裁柳青表示,滴滴的核心業務網約車在疫情前已經盈利。這是 6 年虧損 390 億元后滴滴首次盈利。這同時也向外界釋放了信號:富有餘糧的滴滴不懼新的競爭。

滴滴沒有舒適區

滴滴被認爲是是有史以來遭遇競爭最慘烈的中國公司。從與快的的燒錢大戰到和 Uber 中國的補貼大戰,滴滴都以一個勝利者的結果與形象呈現在世界面前。

大多數人眼中的滴滴或許足夠強大了,但是在程維的眼中 " 滴滴是一家非常沒有安全感的公司 "。

2017 年滴滴出行有兩個部門盈利,一個是順風車,一個是代駕。

一年之後,浙江樂清發生順風車乘客遇害事件,滴滴遭千夫所指,不值得不下線順風車業務。經歷了漫長的反思整改後,順風車才得以重新上線。

滴滴的代駕業務在 2017 年有一個億淨利潤。疫情期間,出行需求大幅度下降,代駕自然受到影響。

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是核心業務網約車,2 月低點時,滴滴出行國內乘車量只有疫情前的不到 20%,而目前也只恢復了 60%至 70%。

同時,網約車賽道屢現新選手。上汽、北汽、東風、長城、吉利等老牌車企都瞄準了共享出行這塊 " 蛋糕 ",正在加速佈局。

滴滴能否繼續保持盈利,挑戰不小。

然而盈利對於當下的滴滴十分重要,因爲滴滴有個親兒子 " 青桔 " 要養。

今年 3 月滴滴公佈的三年規劃,其中之一是 " 日訂單數實現 1 億 "。去年中旬,滴滴每日最高峯值也不超過 3000 萬單。據晚點報道,被滴滴內容分解爲主戰場四輪車承擔其中 5000 萬單,新戰場兩輪車和國際化分別爲 4000 萬和 1000 萬單。

兩輪車指的就是青桔單車。目前國內共享單車市場的主要玩家是美團單車、哈羅單車、青桔單車。青桔的市場份額佔比最小。

有業內人士指出,全國共享單車每日最多可達 2000 萬單。如果按照滴滴的規劃,這意味着,未來三年青桔一家就要完成現有峯值的 2 倍。這需要滴滴投入足夠多的車輛、並搶佔市場,同時,也需要共享單車投放政策的支持。

摩拜和 ofo 領銜的初代共享單車大戰,證明了這個行業的燒錢能力。所以滴滴必須開闢新的戰場,尋找新的增長點,來支撐青桔單車的發展。

滴滴的 " 不得不戰 " 是出於戰略的必然選擇。

程維在最近一次採訪中表示," 滴滴現在最大的壁壘就是規模 "。

爲了消除壁壘,滴滴成立了用戶增長部。按照滴滴的表述,新部門將 " 推動平臺產品迭代和創新,支持公司一站式出行平臺建設及進一步的品類延伸,實現跨業務、跨組織的高效協同。"

在程維開啓貨運之戰時,新問題將接踵而至:滴滴的下一個戰場在哪裏?

文 / 李佳華

— ZAKER出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