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然,也有一些日军读过《论持久战》之后改变自身想法的,比如日本三笠宫崇仁亲王。当时三笠宫在日军中的地位十分特殊,日本军方也奈何他不得。

大家好,我们的小仓鼠打洞学会另一种情怀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抗日战争期间,《论持久战》的出版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的志气。1938年,作为一种公开的出版物,更多人有了接触《论持久战》的机会,那么当时的日军有没有看过呢?他们对于《论持久战》又是怎样的反应?
实际上,日军当年不但看过,而且还仔细研究过。1938年《论持久战》出版,到了1939年日军就搞出了两种方针,那就是“以华制华”和“以战养战”,企图消耗中国的国力打这场战争。从根本上说,这跟日本当时国民经济下滑有更直接的关系。
1939年,日本国民经济经过高速增长后首次出现了下滑,当时日本的财政压力大大增加,单凭日本国内的经济力量是不足以支撑长期对外战争,为此逐渐形成了“以战养战”的指导思想。日军当时每占领中国一座城市,就会迅速将当地部门的资产当作战利品没收。后来日军专门成立了“军配组合”机构,彻底控制被占领区的物资流通情况,直接控制棉纺织,药品,纸张,化肥,砂糖等领域的原材料和产品。日军以超低价格收购粮食等农产品,同时向农村地区高价销售工业产品,攫取了大量财富。
此外,日军还以“委任经营”“中日合办”“租赁”“收买”等形式,将当地的工厂企业掌握在自己手中,遍布占领区的各种社团成为了吸血网络,粮食,煤炭,棉花等战略物资源源不断流入日本人之手。但由于敌后抗日活动的积极开展,日军掠夺而来的物资很难运输到日本本土进行生产加工,导致日军以战养战方针的最终破产。
《论持久战》在当时是公开的出版物,它厉害就厉害在里面论述的全都是阳谋。这本书的核心不是战术问题,而是告诉我们为什么日本一定会失败,为什么中国一定会取得胜利。不但不怕日军看到,而且日军越研究效果就越好。如果日军想通了,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老老实实缴械投降。日军通过研究《论持久战》琢磨出的新战略,只能加速日军最终的失败。
当然,也有一些日军读过《论持久战》之后改变自身想法的,比如日本三笠宫崇仁亲王。
1942年,三笠宫来到中国考察战场,得到了《论持久战》,这次考察深刻改变了三笠宫的思想。他对此做出了深刻反省,被日军视为“危险思想”,相关书籍和文章被日军禁止传播。当时三笠宫在日军中的地位十分特殊,日本军方也奈何他不得。后来三笠宫越闹越大,还组织人员刺杀东条英机,把东条英机吓得够呛。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