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悠柔爱谈生活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众所周知,白银是古代的流通货币,古人进行买卖或者交易的时候,都是使用白银来结算的。随着时代的进步,银子也不再是流通货币,如今我们使用的流通货币是人民币。但是,大家是否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呢?那就是古代“一两银子”约等于多少人民币?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银子的“价值”。
其实,每个朝代的物价和银两的价值都是有所差异的,但是我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农业大国,所以用大米来衡量银两的价值应该是比较准确的。我们先来看看唐朝时期,银子的购买力。在唐朝时期,人们的生活都普遍比较富足,毕竟唐朝可是一个非常鼎盛的王朝,不仅经济实力强大,就连军事实力也是不可小觑的。
据了解,唐朝时期一两银子大约能买200斗大米,而一斗大米相当于现在的12.5斤,换算过来的话,也就是一两银子能买2500斤大米。如今,一般的米价大约是1.75一斤,也就是说,唐朝的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4375元。
接下来,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清朝银两的购买力。在清朝鼎盛时期,一两银子值1000文铜钱,10文铜钱能买一升米,一升米约等于75公斤大米,也就是说一两银子能买一百升米,按如今1.75一斤的米价来算的话,相当于是148元。在北宋年间,一两银子可以买700斤大米,也就是如今的1225元。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每个朝代银两的购买力是相差很大的,唐朝的一两银子相当于四千多块,可清朝的却只值148块。那么,你的收入在古代是什么水平呢?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