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里曼丹島一分爲三,成爲文萊、馬來西亞和印尼三個國家,就是英國等西方國家殖民的結果。那麼,加里曼丹島何以分成文萊、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三個國家呢。

加里曼丹島是世界上面積第三大島,面積僅次於格林蘭島和新幾內亞島,面積74.33萬平方公里,跟兩個日本和三個英國的面積差不多少,可見加里曼丹島確實不小。加里曼丹島屬熱帶雨林氣候,島上雨林密佈,人煙比較稀少,地屬東南亞,南鄰爪哇海,北臨南中國海。北部有馬來西亞的砂拉越和沙巴兩個州,兩州之間夾着東南亞小國文萊,南部市是印度尼西亞的東、南、中、西四個加里曼丹省。
也就是說,加里曼丹島分別屬於文萊、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三個國家所有,其中印尼佔73%,53.9萬平方公里;馬來西亞佔26.2%,19.81萬平方公里;文萊只佔0.8%,也就是剩下不足6000平方公里的面積。
那麼,加里曼丹島何以分成文萊、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三個國家呢?
簡單地說,是近代西方國家對東南亞侵略殖民造成的。事實上,今天東南亞大多數國家的版圖格局,基本是西方國家殖民的產物。加里曼丹島一分爲三,成爲文萊、馬來西亞和印尼三個國家,就是英國等西方國家殖民的結果。
最早加里曼丹島的大部分地區屬於文萊這個國家,那時的文萊叫做“勃泥”,是東南亞的一個強國,早期“勃泥”通常被認爲指的是整個加里曼丹島,後來的加里漫丹島這個名稱則是西方殖民者的叫法,並一直延續至今。
新航路開闢以後,荷蘭、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國等西方殖民帝國先後來到東南亞,進行了瘋狂的殖民,展開了絲綢、茶葉、香料貿易和殖民地爭奪。加里曼丹島上主要有荷蘭和英國等勢力在爭奪,這中間也曾有華人的民間殖民勢力南下這裏挖金開礦,像蘭芳公司、大港公司等都華人的。
但是華人殖民勢力和土著蘇丹勢力終究幹不過西方殖民者,在荷蘭和英國殖民者勢力擠壓下,文萊這個加里漫丹島的大國面積越來越小,最後淪爲英國保護國,只剩下不足6000平方公里,而華人殖民勢力被西方殖民者消滅。加里曼丹島最後由荷蘭和英國殖民者所控制,北部是英國殖民地,南部是荷蘭東印度殖民地。
二戰期間,日本入侵加里曼丹島,消滅了島上駐紮的英國和荷蘭軍隊,直到1945年該島又被奪回。1946年7月,砂拉越和加里曼丹島北部均成爲英國的殖民地。在荷屬的加里曼丹島南部,荷蘭人試圖還要繼續延續其統治,最終激起了印度尼西亞的反抗。1949年南部的主權被移交給印度尼西亞,1950年新憲法宣佈荷屬加里曼丹島南部爲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的一部分。1963年沙巴和砂拉越加入馬來西亞時,英國政府放棄了對這些地區的殖民統治。
至此,東南亞國家脫離了歐洲殖民者的控制,但歐洲殖民者原來的殖民地版圖也被這些獨立國家自然而然地繼承下來。印度尼西亞繼承荷蘭整個東印度殖民地版圖,馬來西亞繼承英國海峽殖民地的領土,文萊自1888年至1983年一直處於英國保護之下,1984年元旦開始獲得真正意義上獨立。這樣,加里曼丹島的版圖就此固定下來,呈現出了今天的一島分三國的局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