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校園社團那些事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1937年11月,聶榮臻任晉察冀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創建敵後第一個抗日根據地——晉察冀根據地。在晉察冀邊區,聶榮臻接觸過許多來自不同國家的國際友好人士,如美國軍官卡爾遜,燕京大學教授、英國人林邁可,印度援華醫生柯棣華等,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
聶榮臻與白求恩的交往
諾爾曼·白求恩,1890年3月3日出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鎮。1935年,白求恩因醫術精湛被選爲美國胸外科學會會員、理事,同年11月,加入加拿大共產黨。中國全面抗戰爆發後,白求恩受加拿大和美國共產黨的派遣,率加、美援華醫療隊於1938 年 1 月從溫哥華經香港來到中國內地,又從武漢到延安。6月,白求恩率領醫療隊衝過敵人封鎖線,到達了駐在山西省五臺縣金崗庫村的晉察冀軍區司令部。
聶榮臻聽說白求恩來了,連夜從外地趕回。第二天早上白求恩見到聶榮臻就迫不及待地問:“告訴我,司令員同志,我的戰鬥崗位在哪裏?”聶榮臻想到他跋涉千里,旅途勞累,便勸他多休息幾天再談工作,白求恩卻說:“我是來工作的,不是來休息的,你們要拿我當一挺機關槍使用。”
此後,白求恩看到醫院醫務人員少、技術落後不適應戰爭需要,就決定創辦一所模範醫院。聶榮臻同意了他的要求,並把建議提交延安的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中央軍委同意後,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在五臺縣松巖口村建成了一座有手術室、消毒室、醫務室、洗滌室的模範醫院。1938年 9月15日,聶榮臻出席了醫院的落成典禮,並宣佈白求恩爲院長。
在近兩年的時間裏,在聶榮臻的關懷和支持下,白求恩爲晉察冀根據地的醫療衛生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以忘我的革命熱情在硝煙戰火中夜以繼日地救治八路軍傷員,曾創造了69個小時連續做115例手術的記錄。他在戰爭間隙,筆耕不輟,寫了大量的報告、信件、演講稿、新聞稿和短篇小說等,在加拿大、美國和英國的刊物上發表。僅1938年,他就寫了 6.5萬字。這些文字,有力地宣傳了中國人民的抗日主張,擴大了中國共產黨的影響。
1939年7月,由於敵人封鎖,邊區醫療器械、藥品嚴重短缺,白求恩決定申請回國募集經費、藥品和醫療器械,同時向全世界宣傳中國的抗戰,揭露日本法西斯的暴行。聶榮臻把白求恩的想法報到延安,中央覆電同意。就在白求恩行將動身回國的1939年10月,敵人發動了大規模的“掃蕩”,白求恩毅然決定留下,他對聶榮臻說:“我不能在戰鬥的時候離開部隊!等這場戰鬥結束,我再啓程。”
白求恩帶醫療隊趕往灤源摩天嶺的前線,在臨近火線的孫家莊小廟裏設立手術室搶救傷員。一天下午,在爲傷員做手術時,他的左手中指不慎被手術刀刺破,局部發炎腫脹。11月1日,一位患頸部丹毒合併蜂窩組織炎的傷員被抬下火線,需要立即手術。這是一種外科烈性傳染病。白求恩不顧勸阻,進行搶救。其間,白求恩的手套被劃破,病毒侵襲了他受傷的左手中指,受到了嚴重感染。聶榮臻聞訊當即指示:“一定請白求恩大夫休息好,並抓緊時間治療。”5日,白求恩的手指感染加重,但他卻說:“不要擔心,我還可以照樣工作。”11 月 10 日,白求恩高燒不退,聶榮臻聞訊馬上派人送來急信,再次命令他:“立即回唐縣花盆村軍區後方醫院治療!”隨後,又派醫生攜帶藥品器械趕來,要部隊不惜一切代價把白求恩安全轉移出來。當聶榮臻派來的人員趕到時,白求恩的病情更加嚴重了,曾一度昏厥,終因傷勢惡化,轉爲敗血症。1939年 11月11日,身體已經極度衰弱的白求恩,給聶榮臻寫下了一份感人至深的遺言:
親愛的聶司令員:
今天我感覺非常不好……也許我會和你們永別了!請你給蒂姆·布克 (時任加拿大共產黨書記) 寫一封信,地址是加拿大多倫多城威靈頓街第十號門牌。用同樣的內容寫給國際援華委員會和加拿大民主和平聯盟會。告訴他們,我在這裏十分快樂,我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夠多有貢獻。
……
兩個行軍牀,你和聶夫人留下吧,兩雙英國皮鞋也給你穿了。
我不能再寫下去了。讓我把千百倍的謝忱送給你和其餘千百萬親愛的同志們。
聶榮臻與白求恩的友誼
1939年11月12日5時20分,偉大的國際共產主義戰士、中國人民的好朋友白求恩與世長辭。聶榮臻接到電話後頓時淚流滿面。兩天後,白求恩的遺書和遺物送到了聶榮臻手中。他後來回憶起展讀白求恩遺書的那一刻說道:“看到他的臨終遺言,想起他偉大的國際主義精神,以及對邊區衛生工作的建樹,我這個有淚不輕彈的人,也止不住湧出了熱淚。”
感人心者,莫先於情。在工作和生活的交往中,聶榮臻和白求恩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聶榮臻對白求恩生活和工作上關懷備至、百般照顧,每次一起喫飯時,聶榮臻自己喫小米、鹹菜,讓白求恩喫少有的大米飯,並想辦法找烤麪包的師傅,而白求恩卻從不搞特殊,總是說,“我不是來享受的”。聶榮臻對白求恩的評價是:“白求恩大夫是一個能夠讓人的靈魂得到淨化的人。”白求恩生前和聶榮臻談心、交流,聶稱呼白“伯琴”,白稱呼聶“親愛的聶司令”。他們像兄弟一樣憧憬着打敗敵人後的美好前景。
白求恩逝世後,聶榮臻寫下《紀念白求恩同志》一文,文中稱白求恩是“無產階級最英勇的戰士之一和被壓迫民族最忠誠的戰士”,並“準備把軍區衛生學校改名白求恩學校,準備以軍區一個模範醫院定名爲白求恩醫院,以永遠紀念我們這位偉大的國際朋友”。1940年1月5日,在唐縣軍城南關村舉行的萬人追悼白求恩大會上,悲痛的聶榮臻用哽咽的聲音在白求恩靈前宣讀了祭文。
1979年,在白求恩逝世40週年之際,聶榮臻寫了 《“要拿我當一挺機關槍使用”——懷念白求恩同志》一文紀念。白求恩逝世50週年之際的1989 年又寫了 《今天仍然需要提倡白求恩精神》發表,並以90高齡接受《人民日報》採訪,可見他們的情誼之深。
來源:學習時報
轉自:史志山西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