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奏响发展曲,双书绘就人锦图。在全国和省市区两会胜利召开的重要时期,5月22日,《2019年双流区人才资源状况报告(蓝皮书)》《2020年双流区人才开发指引(白皮书)》发布会在双流创客小镇成功举行。会议由成都市双流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指导,空港HR联盟秘书处主办,双流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区发改局、区航空经济局、西航港开发区管委会、生物城管委会和4所高校、29家重点企业、5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联盟理事成员单位代表共50人参加会议,共谋联盟发展之路,共商人才兴企之计。

客观呈现人力资源状况,精准反映双流人才需求。《2019年双流区人才资源状况报告(蓝皮书)》《2020年双流区人才开发指引(白皮书)》,聚焦中国航空经济之都建设,聚焦双流产业功能区发展,聚焦人力资源匹配精准到产业、精细到行业、精确到岗位,汇聚了15个行业主管部门、3个产业功能区、12个镇(街道)、500多家企业、100余位企业家的走访调研情况及线上线下5130条市场招聘信息,客观反映了双流当前紧缺人才需求状况,有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人才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人力资源与双流发展目标、重大战略高效协同、精准匹配。

双流人才蓝皮书重点对双流人才总体状况、人才发展环境进行了系统呈现:

首次分镇(街道)对人才数据进行统计,体现出各区域对人才不同的吸引力;

首次按产业功能区进行人才现状和需求统计,突出产业功能区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首次对重点产业薪酬分布进行统计,为求职者和企业人才招聘提供重要参考;

首次对双流区内研发机构按照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进行分类公布,为促进区域类高层次人才资源流动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指引。

双流人才白皮书全面释放双流就业机会,精准反映空港人才需求,从紧缺类型、紧缺指数、资历要求等维度明确了紧缺人才清单:

标明重点产业紧缺岗位234个,其中航空经济28个,大健康产业21个,先进制造业75个,现代服务业66个,新经济44个;

标明重点领域紧缺岗位39个,其中自贸区建设8个,国企改革3个,乡村振兴15个,社会治理13个;

标明重点行业紧缺岗位46个,其中教育10个,卫生25个,文化7个,体育4个;

标明产业功能区紧缺岗位30个,其中双流航空经济区10个、成都芯谷10个、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10个。

呈现新特点新变化,凸显新趋向新态势。航空制造、航空维修、无人机研发等航空经济人才紧缺岗位增加20%以上,凸显了双流航空经济之都建设正在加快成型成势。生物工程技术研发、药物分析、医疗云开发工程师等紧缺岗位增加30%以上,凸显了双流大健康产业在疫情环境下转危为机的发展态势。晶体硅太阳电池制造工程师、芯片封装工程师等高端人才需求数量和质量紧缺指数双增加,凸显了双流电子信息、绿色能源等优势产业正在全面转型升级。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经济领域人才需求数倍增,凸显了双流新经济、新业态正在加速培育发展。

一个地区的兴旺和一座城市的繁荣,离不开产业的重要支撑,也离不开企业的健康发展,更离不开人力资源的协同发展。会上,联盟成员单位本着“合作、融入、共享”的原则,围绕疫情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面临的挑战、联盟如何发挥作用、联盟建设长效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双流人才蓝白皮书的成功发布,“空港HR联盟”2020年第一期理事会的顺利召开,是双流人社和各联盟成员单位贯彻落实省市区两会精神的有力行动,是推动双流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助推双流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助力双流产业企业做优做强、加快推进中国航空经济之都建设成型成势贡献人才力量具有积极意义。

双流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创出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