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是一個大趨勢,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養生了,希望藉此延緩衰老、延年益壽。泡腳就是很多人的養生方式,但爲何有人說泡腳有利於健康,也有人說泡腳泡出病來了,天天用熱水泡腳,到底是養生還是養病?你真的泡對了嗎?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腳部是血液循環的末端,上面遍佈着非常多的經絡,經常用熱水泡腳,能夠有效促進腳部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疏通經絡。

  能幫助改善體質,俗話說寒從腳起,腳冷全身都會跟着冷,熱水泡腳,就能很好地驅散寒氣,保持腳部溫暖,全身都會變得溫暖,有助於改善寒性體質。

  還有利於減肥,血液循環與代謝加快了,進而也能促進多餘脂肪和熱量的消耗,在一定程度上能幫助減脂。

  泡腳也是很好的減壓方式,特別是在睡前一段時間泡腳,有助於放鬆腦部神經,釋放一天下來的壓力,身心都得到放鬆了,自然更容易入睡,睡眠質量也能得到有效提高。

  也能夠保護好腳部,預防疾病,腳雖然大部分時間都被包裹在鞋子裏,但我們每天都要走路,現在到夏天了,更容易出汗,腳部容易滋生細菌,每天泡泡腳,或能保護好腳部。

  但泡腳帶來的這些好處,是在泡對了的前提下才能得到的,有的人並不適合泡腳,或者沒有避開誤區,還天天泡腳,那可能就會給身體帶來隱患了。那麼,哪些人泡腳相當於養病呢?泡腳要注意什麼?泡之前要了解清楚。

  血糖過高的人不適合泡腳,由於血糖過高會影響到正常的血液循環,容易引起周圍神經出現病變,神經末梢就難以感知到溫度的變化,這類人用熱水泡腳,容易燙傷腳部,甚至帶來一些併發問題。如果喜歡泡腳,建議讓家人先試一下水溫,防止被燙傷。

  心臟不好的人不適合,泡腳會引起血管擴張,血流量會增加,向上流動的血液容易減少,心臟和腦部就可能會出現供血不足的情況。

  下肢靜脈出現曲張的人也不適合,熱水泡腳時,腳部溫度升高,血液循環也會加快,但並不能改變靜脈迴流的速度,反而容易加重其迴流負擔,下肢容易充血,越泡可能腳越腫。

  腳部有足蘚的人也不宜泡,若用熱水泡腳,反而容易引起繼發性的細菌感染,如果腳部皮膚受損,泡腳還容易引起傷口感染。

  其他人在泡腳時,也要注意正確方式,一般來說,泡腳水溫控制在40度左右比較合適,太燙太涼都不好,泡腳的時間也不是越長越好,建議控制在10-30分鐘左右,泡到身體微微出汗即可。

  很多人泡腳時都是隨便用塑料盆泡,只有腳面在水裏,不妨選擇相對深一點的木桶。

  建議大家在晚上9點泡腳,不要泡得太遲,不然反而可能會影響到睡眠質量。

  總的來說,經常泡腳,身體或許能得到以上幾個好處,但這是對適合的人,並且在正確泡腳的前提下,如果沒有避開誤區,自己不適合卻硬泡,可能反而會帶來一系列的健康隱患,大家看完後不妨轉告家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