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我來說是幸福的,因爲我在那裏找到了一切,也就是來自我的老師、實驗室夥伴和農場經理的愛和尊重。”四川農業大學巴基斯坦留學生穆罕默德·阿里·拉扎如是說道。作爲一名在川農留學的巴基斯坦博士後阿里·拉紮在感恩在同時,也把友誼與希望的種子帶回了他的故鄉。

受疫情影響,阿里·拉扎此次假期顯得特別漫長。然而,阿里·拉扎並沒有讓這一個假期在等待與盼望中虛度,而是身體力行,學以致用,把學校的實驗搬到了巴基斯坦的土地,在當地引起了不小的反響。

阿里·拉扎究竟做了什麼實驗?這就要從當地的農業生產情況說起。在巴基斯坦,隨着畜牧業規模化、集約化的興起,當地對玉米、大豆等優質飼料的需求量劇增;但因種植技術相對落後,土壤肥力低,玉米產量平均僅爲319公斤/畝,供需缺口逐年加大;並且無大豆種植,優質飼料短缺,難以滿足農牧業的可持續發展。爲了改善這一情況,阿里·拉扎嘗試把在川農研究學習到的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技術推廣給當地農戶。

“我在今年二月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的巴哈瓦爾布爾開始做了實驗,玉米、大豆大概種了30多畝。”阿里·拉扎回憶道,“這是我所在地區的一項新種植技術,最初沒有人願意相信我。”一項新技術的應用在開始之初似乎總是會受到懷疑,阿里·拉扎的鄰居們看着他竟然把玉米、大豆間隔種植在一起,覺得不可思議,“小夥子,這樣是長不出結實的玉米的!”

阿里·拉扎並沒有在懷疑中退卻,他堅信在川農,在中國學到的技術能夠在巴基斯坦生根結果。在種植過程中,“楊文鈺教授指導了我實驗的每一步。他就像我的父親,一直支持我,相信我。”阿里·拉扎談到。有了導師做後盾,播種60天后,玉米、大豆兩種作物都長得很好,當地農民開始相信他帶去的這一新種植技術。據阿里·拉扎估計,每畝地玉米產量能達到660至700公斤,大豆90至110公斤。

“他們給我們的示範區拍照,給我打電話,問了幾個問題。我是怎麼設計的?我是怎麼種的,什麼時候種的?兩種作物需要多少水和肥料?我如何管理雜草和昆蟲?”當地農民逐漸對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技術產生了興趣,不斷有農民到阿里·拉扎家和他討論種植技術。又過了幾天,一個由8個進步農民組成的小組找到阿里·拉扎,要求他帶他們參觀示範區。原來,這幾位農民聽聞了阿里·拉扎取得的成果,卻並不相信。經過實地“取證”,“他們要求我在下一季指導他們使用這項技術,因爲他們非常渴望採用這項技術。”阿里·拉扎自豪地說道。

隨後,更多農民慕名而來,甚至引起了當地政府的注意,日後還會有一隊政府官員到阿里·拉扎的示範區進行視察。

跟阿里·拉扎相似,另一名受疫情影響未能按期返校的川農留學生博士賈德·侯賽因也在他自家地裏做起了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技術實驗。爲了讓實驗取得更好的示範效果,賈德在川農的導師劉衛國教授開啓了“跨國網課”模式。在導師的幫助下,賈德制訂了實驗方案,卻發現當地似乎沒有適於實驗的種質品種。劉衛國知道這一情況後,立即連線賈德在巴基斯坦進行種子篩選,選出了適合當地的耐蔭高產品種,又指導他在本地購買了如天平、遊標卡尺等簡單的實驗器材,幫助他完成了很多實驗數據的收集。

在導師的支持下,賈德的實驗也取得了不小的影響,第一批玉米大豆在5月底就能收穫。當地農業主管部門、農場主、農戶紛紛前往“取經”,希望學習青貯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技術。

除了阿里·拉扎與賈德,還有更多川農留學生在巴基斯坦播種着友誼與希望的種子,他們也激動地談到:“在巴基斯坦,每個人都相信中國人是我們的兄弟,每個老百姓都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更相信中國人。因此,個人而言,要特別感謝中國政府、四川省政府和我的大學的幫助,給了我們機會爲巴基斯坦的建設貢獻更多的力量。”(賈孟傑 黃雲飛 四川農業大學供圖)

賈德(中文名胡楊)跟他的示範區成果

穆罕穆德講授種植技術

穆罕穆德的示範區玉米大豆長勢喜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