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通常我們都會認爲 是當刻最好的決定。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去控制「會不會後悔」這件事。

在旅行社工作的如樹

得悉父親突如其來的死訊,

要爲他打點葬禮、接手火鍋店

同時發現原來自己在臺北、重慶兩地

各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妹妹如枝及如果

三姊妹在父親的葬禮上首次碰面

三人本來都有各自的煩惱

三人相聚繼續經營父親留下的火鍋店

她們會如何互相幫助? 又會產生怎樣的感情?


故事大概就這樣,主要圍繞三大主題:

父母對子女的愛、子女對父母的愛、放下執着

三姐妹她們的性格都比較內斂

雖然外型看起來很有個性

先講我最喜歡的角色線

表達得最清晰、最貼近日常生活

如枝是職業桌球手,但是獎金不多

儘管女子桌球賽不被重視

但她仍然視爲一生職業

所以她會很努力地向這個夢想進發

更何況她不是名列前茅的選手

家人更是不支持


特別是她的母親

當然動機是爲出於愛護子女

希望她有更好的前途

同時亦是關心她

會偷偷觀看比賽

在如枝落敗後會想安慰她

但多人都是口硬心軟

不會容易釋出善意、隨便讚美對方

原本內心很想安慰她

卻最後變成了鬥嘴

三妹如果,我認爲這條線是最差的

頭髮染的顏色很特別,她是中國網紅

但除此之外又有什麼特別之處?

整部戲好像看不出有什麼特別的人物性格

外婆突然催婚,但明明她只是個二十出頭的女孩子

會突然幫她招親,好像是導演故意製造家庭的矛盾

我認爲既然要分開三個女孩的故事

如果能夠展現出三個不同地方成長的人的獨特之處

在性格上、文化上有不同差異

我認爲故事將更加豐富

但很可惜並沒有

要將不熟識的三姊妹關係昇華

導演選擇了用蟑螂把她們三人的關係

提升到朋友甚至親姐妹般親暱

我會稱之爲比較「老土的手法」

當女主角遇到問題想不通的時候,

身邊的男性朋友就會出現指引她

會跟她講一番說話,讓女主角茅塞頓開

 

但缺少了女主角自行經歷的一些事件,

靠一段言語去令她成長

就好像準備考試但完全不懂

有人把答案全部告訴你

使你取得好成績

而不是自己努力溫習取得高分

最後,我認爲不太真實的地方就是

爲什麼只有如樹一個人討厭她父親?

如枝、如果 二人從小缺少父親的關懷、關愛

其實理應沒有太大感覺

即使有感覺也會是討厭/憎恨

不過似乎她們沒有展現這樣的情緒

重慶女子從小也沒有見過父親

卻完全不恨他

我認爲這一點不真實

但整體上這部電影都不錯

很多地方都真實

特別是親子之間的相處 拿捏得十分好

整部電影貫穿如樹這個角色,就是「執着」二字

因爲憎恨他父親的風流

沒有把完全的愛給她和母親

所以二人之間會有隔閡

甚至長大後選擇搬走

一家人聚餐也會想盡藉口拒絕

加上與未婚夫爭論

導致最後結婚不成

所以整部戲都體現出

女主角的性格很執着

她希望每件事搞清楚

害怕當中有什麼誤會

尤其是在重要的事情上

結婚是一件人生大事,不能隨便開玩笑

對此事執着、認真 是可以的

但不是在小事上執着

人生中難免帶着遺憾,而人生充滿很多選擇

可能都會後悔


但通常我們都會認爲 是當刻最好的決定

不論是一氣之下或是深思熟慮的決定

都可能會讓多年後的自己後悔

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去控制「會不會後悔」這件事

通常我們都以爲當刻已經做到最好

所以我們只好儘量把後悔的可能性減少

儘量把每個決定做到最好,不讓將來的自己後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