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和皇帝扯上关系的物件,无论大小,都有一定的价值,传国玉玺自不必说,在古代都是让人眼红的宝贝,更不用说在现代了。不过,相对于传国玉玺的稀缺性,圣旨存世量却着实不少,除了那些保存在博物馆的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圣旨遗留在民间的个人手里,作为传家宝,代代传承下去。

陕西农民张振华,便是民间的圣旨大户,其家中珍藏着足足九道圣旨,曾惹得无数人眼红。据资料记载,张振华家族乃是陕西的名门望族,张家祖上曾有一朝中大官,名为张鹏程,张鹏程是明朝崇祯年间的总兵副将,在军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满清入关以后,张鹏程便在清朝手下做事,仍任原职。

顺治二年,升任总兵的张鹏程追随在豫亲王多铎身边,多次被委以重任。不但如此,张鹏程子孙七代十三人,多为总兵武将,只有一人弃武从文,当了进士。张家历经顺治、康熙、雍正等六位皇帝,在历朝历代均有战功,深得信赖。为了嘉奖张家的忠心耿耿,六位皇帝先后赐了15道圣旨给张家,除此之外,又御赐御笔金匾八面,多封张家之人为将军、大夫等职,显赫一时。


然而,张家的15道圣旨历经战乱,在20世纪初期便逐渐丢失,短短几十年之内丢失了6道,如今只剩下雍正皇帝诰封三道、乾隆皇帝诰封四道、嘉庆皇帝诰封一道、道光皇帝诰封一道。为了保险起见,张家历代家主都严守圣旨的秘密,不轻易对外显露。不过,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张家藏有圣旨的消息,不胫而走。


1998年春天,张家第十二代传人张振华索性将9道圣旨的消息公布于众,以免有心人在暗中窥探。自圣旨的消息传开之后,当地博物馆有关人员曾数次登门拜访,他们建议张振华将九道圣旨上交,因为珍贵的文物,只有交给专业的部门才能完整地保存下去。然而,张振华却拒绝了,他认为九道圣旨是先人的遗物,他有义务,也有责任传承下去,绝对不会上交。


不过,在社会各方单位的软磨硬泡之下,张振华还是退了一步,他说圣旨虽然不能上交,但可以借出去展览。2002年12月,在博物馆的介绍之下,张振华应淮安清晏园邀请,将9道圣旨借其公开展览2个月。可是在展览期间,嘉庆十四年、道光二年的两道被盗,张振华一气之下,一纸诉状,将淮安清晏园告上法院。最后,经专家鉴定,双方责任均摊,清晏园只需赔偿张振华9万元。张振华心中不服,直到今天,他仍坚持上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