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军中的兵器当然不仅仅有这些,这所谓的“五兵”往往指的是普遍用于军队的武器。张飞长坂坡迎战曹军拿的武器便是矛,《三国志》记载: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

古代打仗,就需要武器。可以说武器是为了适应战场形势而逐步发展的。
关于战场的兵器,大多以“五兵”代指。五并不是具体的数字,也是一种泛指。五兵在不同的时期,指不同的武器。
《周礼·夏官·司兵》:“司兵掌五兵五盾。”郑玄注引郑司农云:“五兵者,戈、殳、戟、酋矛、夷矛也。”
这里指的是车战的“五兵”。因为周、春秋时期诸侯间都以车战为主,兵器自然也是为车战服务了。
因此郑玄接着注解到:“车之五兵郑司农所云者是也,步卒之五兵,则无夷矛而有弓矢”。
但到了《荀子·儒效》中五兵又变了:“反而定三革,偃五兵。”
杨倞注引范宁云:“五兵:矛、戟、钺、楯、弓矢。”(楯可以简单理解为盾牌)
这是因为春秋时期的战车,逐渐被步兵所取代,那么战车常用的“戈”便逐渐消失,有利于步兵作战的楯与弓箭便逐渐兴盛起来。
而到了秦汉时期,骑兵也逐步强盛,那么有利于骑兵作战的戟也就普遍存在于军中。
荀子中的五兵同时也是三国魏晋时期,军队的主要武器。
戟是一种戈矛混合一体的长柄武器。它前头为直刃,侧棱处有一横枝。著名的吕布辕门射戟,射中的便是戟的横枝。
戟可钩、啄、刺、割,可以说一种兵器四种用法,这也是戟被用于军队的主要原因。毕竟战场形势万变,功能越权的兵器越能适应。
但同样的缺点也明显:功能多了,那么专一性就不强。戟的刺不如矛(以及后期的槊),割不如刀剑。
三国中袁绍的大戟士,击败了公孙瓒的白马义从。
《三国志》中张辽也是用戟:“辽被甲持戟”。
史书中倒是没有记载吕布使用方天画戟,而是有他用矛的记载。
《三国志·吕布传》裴注:汜、布乃独共对战,布以矛刺中汜。
《后汉书·董卓传》中李肃“以戟刺之(董卓)”,没有杀死董卓,吕布“应声持矛刺卓”。
关羽更不可能用所谓的青龙偃月刀了,《三国志·关羽传》中记载: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
你告诉我刀,如何刺?可见关羽不是用戟就是用矛。
矛早在原始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可以说石矛的出现为原始人类提供了安全的生存环境。
汉以前,军队中多以铜矛为主。铜矛不够锐利,只能靠“重力”来刺穿敌人的甲盾,因此铜矛的的矛头又长又重。
但随着铁器的发展,铜矛被铁矛代替。铁矛坚固锐利,因此仅仅依靠矛峰就能刺破敌人的防护。于是矛头的长度重力便逐步减少,战斗起来变得更加灵活。
张飞长坂坡迎战曹军拿的武器便是矛,《三国志》记载: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
至于张飞的丈八蛇矛,没有提过。不过十六国的陈安倒是有丈八蛇矛的记载。
陈安:“左手奋七尺大刀, 右手执丈八蛇矛“。
公孙瓒的与鲜卑的第一场生死战,他的武器同样也是矛。《三国志》瓒乃自持矛,两头施刃,驰出刺胡,杀伤数十人。
可见三国中用矛的武将不少。
弓矢
若说矛使得原始人的存活率加大,那么弓矢的出现使得原始人向“人类”进化。
春秋战国时期,射是贵族子弟必学的六艺之一。因为当时生产力的原因,军队中不可能存在过多的弓手。因此弓手都由“勇士”来担任。
因为弓箭由人来射,力量、准确度都没有保证,不能用来攻坚与攻城。这也使得弓箭的同类弩诞生了。
弩诞生的极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用于战争了。
弩不依靠人的臂力,甚至可以用绞车来装置弩,这就使得弩的杀伤力远远强于弓箭。
弩手在军队的作用便是弥补弓矢不足
三国魏晋时期,往往将弩手单独编队。攻坚的时候,便将弩手调上去,可以说弩手便是古代的“特种兵”的一种。
至于弩,估计最有名的便是诸葛武侯弩了吧。
三国时期,善射的武将很多。因为当时骑兵正在走向主力作战兵种,而当时的骑兵主要作战方式便是骑射(骑兵冲锋的发展是在十六国、南北朝时期)。
就好比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他的入选标准便是“善射”。因此,骑兵的首领若射箭不好的话,是没法服众的。
(《三国志》中关于射箭的记载很少,骑兵善射却是有史料根据的。比如十六国时期的五胡骑兵,都是以射箭为主要杀敌方式)
钺的使用也很早,但退出战争的时间也早。在三国时期,钺往往代表着权力。比如诸葛亮的假节钺,司马懿的假节钺等等。
军中的兵器当然不仅仅有这些,这所谓的“五兵”往往指的是普遍用于军队的武器。其他的还有很多,比如更为常见的刀与剑。
刀剑因为是短武器,一般用于近身搏战。像三国演义中,拿着剑与人马战那是不可能的。
在军中刀剑兵常与盾一同使用。盾来防护,刀剑来伤人。也就是我们游戏中熟悉的刀盾兵、剑盾兵等等。
这一类兵往往都位于军队的前部,保护部队前进。一旦冲入敌阵后,往往会将手里的盾扔掉,以增加自己的灵活性。至于盾,当然是胜利后打扫战场重新找回啊。
战争中,没有任何一个武器可以适应所有的战场。
因此军队中往往是各个兵种间的配合,兵种间的配合首先考虑的便是“兵器”间的配合。所以兵器对军队的配合也有着超乎想象的重要。
三国的武将自然也不会例外,武器除了自己顺手外,杀敌才是第一目的。吕布用戟,张飞用矛都可以,但关羽用刀就太难了。
刀的作用是劈砍,在地上的作用最大。骑在马上(三国究竟有没有马镫没个定论)很难借力,哪怕关羽的刀仅仅几十斤,你再快能快到哪里去?
长兵器交战,距离肯定近不了,人家多少都有反应时间。关羽久经战阵,这点自然明白。
不知诸位看官怎么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