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鄧小平爺爺對於孫殿英也是深惡痛絕的,因爲他把不能挖的康熙墓也盜了。第一種人以爲孫殿英盜墓非常可恥,不是一個武士醒目出來的事。

中國自古就以忠孝治國,忠君孝長這是爲人的底線。所以,“好女不嫁二夫,忠臣不事二主”這樣的俗語才能流傳千年。正是受了這樣觀念的支配,古時朝代理替之際,纔會有許多“忠臣以身殉死報君”,而“名垂千古”。即使不以身殉死,也是遠離政治,不爲新朝所用,是爲“遺民”。但是,人和孫殿英不同,這“叛臣賊子”竟然挖了葬有慈禧、乾隆的清東陵。“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這是叛主求榮者一個理論上的安慰罷了。
提及軍閥孫殿英,人們就會立馬想到慈禧和盜墓等字眼,對孫殿英盜慈禧墓有幾種不同見解。第一種人以爲孫殿英盜墓非常可恥,不是一個武士醒目出來的事;第二種人則黑白常支持孫殿英,國難當頭,慈禧墓裏的工具就應該拿出來救國,何況慈禧照舊個萬人痛恨的主。雖然有爭論,但縱觀孫殿英的一生,不難發現,他的一切不幸和災難都是從盜墓開始的:是有道是“上天有路你不走,入地無門你偏行!”,“摸金”摸進了鬼門關,貪無妄之財,得無妄之災,正應驗了老祖宗那句老話:報應!
盜墓後的孫殿英,惹上了大麻煩,孫殿英盜走瑰寶很多,慈禧墓中的翡翠西瓜、翡翠白菜等等無價之寶被掠奪,連慈禧口中含着的夜明珠也取走了,屍身更是胡亂仍在一邊。溥儀發誓必殺之,一邊咒罵孫殿英,併發誓不報仇就不是愛新覺羅後代。溥儀乃至還手繪了一張畫《殺孫殿英》。這可把孫殿英嚇壞了,爲了保住性命,千辛萬苦盜來的寶貝,一件都不敢要,不敢獨吞,一部分用來招兵買馬,保存實力;一部分則是送給了上面的人,代價最高的夜明珠就送給了宋美齡。最後都不了了之,1947年,纔出現收拾孫殿英的人,這個人就是身經百戰的鄧小平。
溥儀知道慈禧墓被盜之後非常負氣,他團結衆人上告蔣介石,要求蔣介石重辦孫殿英。這起盜墓變亂也算是其時最爲驚動的事了,但末了孫殿英並沒有被治罪。孫殿英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雖然有千軍萬馬,也從沒有逃脫寄人籬下的尷尬。1928年盜墓後,孫殿英參與華夏大戰失利了,然後被張學良收編,成了東北軍將領。在河南打鬼子時被日軍俘虜,孫殿英想保命便做了奸細,投靠汪僞政權任“,蔣介石也非常討厭這孫殿英,要不是蔣介石那時候活躍預備打內戰,正需要人手,言而無信的孫殿英早就人頭落地了。
毫無政治立場可言,主子可不止三個,中國有句老話,叫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中國還有句老話,叫上樑不正下樑歪。西北軍在這樣一位著名的“倒戈將軍”的統領下,那些將官們的節操就可想而知了。據不完全統計,出自西北軍的“倒戈將軍”就有22位之多,其中最著名的就屬於孫殿英,孫殿英開始先後被馮玉祥、張學良收編,後投奔蔣介石,再投靠閻錫山、汪精衛,又反投蔣介石。
鄧小平爺爺對於孫殿英也是深惡痛絕的,因爲他把不能挖的康熙墓也盜了。康熙沒死之前,就有許多盜墓者看中他的墓地,都在一旁虎視眈眈,康熙自然也料想到這一節,害怕自己死後被人光顧,所以他命人在景陵的大門上寫下“皇考遺命,山陵不崇飾,不藏金玉寶器”這幾個醒目大字,就是告訴盜墓者,這裏面沒有財寶,大家還是散了吧。但這對於孫殿英不管用,或許孫殿英根本沒有看過史料,“康熙墓挖出了黃水,越挖越多,導致全軍被淹沒。”,也正是“喫苦”的這一盜,讓康熙終於能安寧。
孫殿英賊再高明,都逃脫不賊的罵名和懲罰,孫殿英哪裏是如猛虎下山的劉鄧大軍的對手?1947年,劉鄧大軍在短短十天之內,便佔領了孫殿英鎮守的地盤。孫殿英所部全軍覆滅,孫殿英本人相同成了解放軍的俘虜。俘虜可沒有鴉片抽了,每逢煙癮發作發火,孫殿英生不如死。他留下遺言說:“我曩昔做了很多壞事,對不住民衆……”1947年總算病死在戰犯收留所裏。據說,孫殿英死了好幾天才被發現,由於屍體腐爛嚴重,被看守發現是因爲臭味。感謝鄧小平爺爺把這個賊給收拾啦!這就是孫殿英的報應。
作者:徐金榮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