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俄罗斯媒体2020年5月22日报道,“戈洛夫科”号护卫舰已经于当日下水。俄罗斯海军的新建造计划里面,水面作战舰艇本来就是个弱项,近年来建造的舰艇,多为一两千吨的轻型护卫舰,数量有几十艘,型号也比较杂乱,有六七型之多。

在最大的护卫舰都能造到八千吨的时代,一艘五千吨级的护卫舰下水,而且不是首舰,实在无法提起外界太多的兴趣。但是对于俄罗斯海军来说,其最新下水的五千吨级主力舰却有着非凡的意义。这艘战舰就是“戈洛夫科”号护卫舰。

根据俄罗斯媒体2020年5月22日报道,“戈洛夫科”号护卫舰已经于当日下水。该舰是“戈尔什科夫”级护卫舰的第三艘,标准排水量4500吨,满载排水量5400吨。尽管同其他国家的中型主力作战舰艇相比,“戈尔什科夫”级护卫舰相对较小,却是俄罗斯寄予厚望的主力。

此次下水的“戈洛夫科”号护卫舰有着很多看点。首先是该舰采用了自行研制的M90FR国产燃气轮机,而不是采购自乌克兰的产品。由于两国关系交恶,乌克兰遂实施禁令,不许企业向俄罗斯提供燃气轮机和相关军事技术。俄罗斯虽然是世界上响当当的发动机强国,却一时因为突如其来的卡脖子而变得手足无措。

俄罗斯海军的新建造计划里面,水面作战舰艇本来就是个弱项,近年来建造的舰艇,多为一两千吨的轻型护卫舰,数量有几十艘,型号也比较杂乱,有六七型之多。相比之下,排水量超过四千吨的远洋护卫舰则非常稀罕。

目前俄罗斯主要建造的四千吨级远洋护卫舰,是“格里戈诺维奇”级和“戈尔什科夫”级。由于乌克兰方面拒绝提供燃气轮机,导致两型护卫舰的建造一度中止。俄罗斯不得不奋发图强,自行研制国产燃气轮机。燃气轮机的研制本来是一项浩大复杂的工作,然而俄罗斯却在短短时间里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乌克兰的卡脖子,使俄罗斯舰艇工业非要争口气。“戈洛夫科”号护卫舰原本计划于2020年7月1日下水,而现今却提前了一个月。对于俄罗斯舰艇工业来说,这是个很反常的现象。长期以来,俄罗斯船只的时间节点无法按计划实施成为常态,所以“戈洛夫科”号就成了“另类”。

就以两艘同级舰来说,首舰“戈尔什科夫”号2006年铺设龙骨,2018年才服役,历时12年。二号舰“卡萨托诺夫”2009年下水,2020年才交付,历时11年。如果用相同的时间,不用说驱逐舰,就是连10万吨级的核动力航母也能够交付了。从这个横向对比来看,你可以发现俄罗斯舰艇工业的效率有多糟糕。

但是随着问题的解决,“戈尔什科夫”级护卫舰建造工期慢的困境将得到缓解。三号舰“戈洛夫科”号护卫舰从开工到下水历时8年,整个工期有可能缩减到十年以内。后续舰的建造速度肯定会大幅度提升,因为船厂已经积累大量的经验,工人也非常熟悉建造流程了。

按照俄罗斯海军的计划,将建造大约15艘“戈尔什科夫”级护卫舰。在“格洛夫科”号之后,俄罗斯海军在2013年开工一艘,直到2019年才又新建造后续舰,两艘,相距六年之久。2020年,又是两艘。发动机问题解决之后,最大的障碍得以扫除,“戈尔什科夫”级护卫舰无疑会开启下饺子模式。

而且,这意味着之前很多的主力作战舰艇都能被替换下来,比如“现代”级驱逐舰或“无畏”级驱逐舰。届时,虽然“戈尔什科夫”级护卫舰的吨位小了很多,但是能力有很大提升,区域防空、反潜和对陆打击都不错,所以总体上对俄罗斯海军来说是个大事情。

全文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