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爲了確保洲際導彈項目的順利實施,蘇聯還在那個年代專門成立了總設計師委員會,主席是科羅廖夫,成員有航空工業部第456試驗設計局總設計師格魯什科,負責液體火箭發動機研製。同時,爲了加強導彈研製工作的統一領導,1955年4月,在原中型機械製造部基礎上成立了蘇聯部長會議主席陸海軍武器裝備特別委員會,委員會由良比科夫領導,2年後的1957年12月改爲部長會議主席軍事工業委員會,由烏斯季諾夫擔任主席。

爲了確保洲際導彈項目的順利實施,蘇聯還在那個年代專門成立了總設計師委員會,主席是科羅廖夫,成員有航空工業部第456試驗設計局總設計師格魯什科,負責液體火箭發動機研製;機器製造和儀表製造工業部國家專門設計局總設計師巴爾明,負責導彈發射設備研製;造船工業部第10科研所總設計師庫茲涅佐夫,負責導彈指令儀表(陀螺儀)研製;電器工業部第885研究所總設計師梁贊斯基,負責導彈自主控制系統研製;電器工業部第885研究所總設計師皮柳金,負責導彈飛行彈道無線電校正系統研製。不過,這個委員會屬於非行政化組織,最早是在1947年根據科羅廖夫倡議建立起來的,這源於前文提及的幾位大師在德國諾德豪森研究所的工作經歷。
幾位航天專家的註解,從左到右順序依次爲梁贊斯基、皮柳金、科羅廖夫、格魯什科、巴爾明和庫茲涅佐夫。
1954年5月20日,蘇聯部長會議做出第956-408號決議,進行洲際彈道導彈總體的研製工作,將該工作交由科羅廖夫的ОКБ-1設計局,攜帶熱核彈頭的導彈射程希望達到10000千米。
爲了保證國產洲際彈道導彈的順利試驗以及擺脫美國設在土耳其的情報部門雷達站對於卡普斯京亞爾的監視,蘇聯決定建立新的專用發射場。爲此,專門成立的勘址委員會在遠東、北高加索、裏海沿岸等地區中,經過嚴格論證和考察,確定了新的點。1955年2月12日,蘇聯部長會議作出292-181號決議,創建國防部第5科學-研究試驗靶場(Байконура拜科努爾,1982年歸宇航總局)和在卡姆恰托克(克柳奇)的獨立科學試驗站。蘇聯部長會議決定將靶場建在秋拉-塔姆村(Тюра-Там),很快進行了大規模建設。1955年6月2日,蘇軍總參謀部頒佈命令確定了靶場的組織編制結構並正式開始建設,這一天成爲了靶場誕生紀念日,靶場首任主任是А.И.涅斯捷連科。現在全世界都知道它的名字“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而軍方則將其稱之爲“秋拉-塔姆”。
鏈接-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
航天發射場坐落在莫斯科-塔什干鐵路上的丘什坦火車站附近,距離莫斯科東南2100千米,拜科努爾鎮西南288千米,鹹海以東約150千米,具體地理位置北緯45.6度,東經63.4度,屬於大陸性氣候。
拜科努爾鎮位於哈薩克塔克奇爾奧爾達區,面積約40平方千米,最早的建築物1955年 5月5日搭建。目前共有7個小區,400多棟公寓,人口6萬多
整個航天城佔地面積6717平方千米,南北75千米,東西90千米,海拔90多米,共擁有兩個機場、92個通信基站、470千米鐵路、1281千米公路、6610千米電線、2784千米電話線等。
整個航天中心佈局呈Y形,共擁有9個航天運載火箭發射場區(15個發射場位)、4個試驗洲際彈道導彈發射裝置、11個火箭和衛星裝配測試大樓、3個航天燃料站和5套跟蹤測量設施。
航天城建立後,發射了蘇聯第一枚洲際彈道導彈、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第一個月球探測器、第一艘載人飛船、第一個空間站等,見證了人類征服太空的歷史。
蘇聯解體後,經過協商,俄羅斯在1994年與哈薩克斯坦簽訂了20年租用合同。2001年1月又簽訂了新的協議,租用期延長到2050年。同時,爲了加強導彈研製工作的統一領導,1955年4月,在原中型機械製造部基礎上成立了蘇聯部長會議主席陸海軍武器裝備特別委員會,委員會由良比科夫領導,2年後的1957年12月改爲部長會議主席軍事工業委員會,由烏斯季諾夫擔任主席。作爲軍事工業羣體的最高指揮機關,這個委員會一直存在到蘇聯解體。同一年的1957年,根據赫魯曉夫改革精神,原先國防工業各部改爲蘇聯部長會議的各個國家委員會,蘇聯部長會議國防技術國家委員會(ГКОТ)開始領導導彈航天工業。該委員會一直活動到1965年恢復各工業部爲止。
未完待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