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過,網絡電影的藍海就算是潛力無窮,它也還是要從最基本的好故事入手,至少先提高口碑,有爆款“出圈”,才能談後續的繁榮。另一方面,很快會有拍攝院線電影的人才進入網絡電影,像《奇門遁甲》等網絡電影,它的鏡頭數不少於院線電影,鏡頭數的運用也遵從於電影視聽語言的創作,網絡電影人才已經具備了這種視聽語言的能力,那如果再有一個在文本上起到輔助作用的創意人出現,會扶持一個完全可喫透運用視聽語言講述故事的人才,人才上下游的快速流通,會幫助網絡電影出圈。

  今年上半年,影視版圖上一片“寂暗”,唯一的光亮來自於網絡電影,3月19日上線的《奇門遁甲》分賬票房突破5300萬元,超越網絡電影最高票房紀錄的保持者《大蛇》(5078.4萬元),登上分賬票房冠軍寶座;《倩女幽魂:人間情》上線14天,分賬票房破3500萬元……

  根據貓眼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初,上線的網絡電影中有25部分賬票房破千萬,其中愛奇藝平臺上線16部,數量同比增長300%。

  然而,在5月19日的《2020網絡電影年中盤點:電影的互聯網漫遊指南》直播對談中,業界人士卻認爲網絡電影的狂歡時刻並沒有隨之而來,隨着居家狀態的結束,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逐步恢復正常,網絡電影的數據開始逐漸回落,網絡電影並沒有成爲真正的“救市主”,沒有成爲人們必不可少的剛性需求。按照流行的說法,網絡電影並沒有“出圈”,影響力還很有限。

  網絡電影與院線電影有15年的差距

  2014年纔剛剛起步的網絡電影能擁有今天的成績已經算是不錯了。“網絡電影算是電影”是近兩年纔有的認知,早些時候,正統電影的殿堂實際上是把網絡電影當成個胡鬧的野小子,拒之門外的。

  數字技術的興起,讓電影的門檻降低了,而網絡電影之門的臺階更少,所以,大量對電影感興趣的年輕人開始藉助互聯網來圓自己的電影之夢。經過這麼多年的歷練後,網絡電影也慢慢有了自己的用戶,形成了規模。

  即使網絡電影的新興引發了業界的關注,但在專業人士看來,它目前與院線電影還是有大約15年的差距。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網絡電影觀衆的成熟速度會快於院線電影觀衆,因爲年輕網民的接受力更強。

  網絡電影面臨 不進則退的緊要關頭

  可以說,現在的網絡電影正面臨着不進則退的緊要關頭,它被歷史機遇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急需自身的升級和質變。正如愛奇藝電影中心項目合作部總監小託所說:“網絡電影從1.0時代走向了2.0時代,它的工業水平有了一個大幅度的提升,審美水平也在提高。但如果你問身邊的人,這一年內真正影響到你的電影作品,幾乎沒有人會提及網絡電影。雖然第一季度網絡電影市場有了一個很好的數據走向,但它還沒有達到3.0的質變。”

  造成網絡電影瓶頸的原因,是因爲它走的是商業產品路線,而不是有思想深度和人性表達的“作品”。小託認爲,網絡電影太偏互聯網思維、產品思維,使得故事性上表現不足。

  網絡電影要學着“走心”與時代共振

  網絡電影的題材還太重於玄幻古裝,與現實出現了一定的割裂。而近幾年院線電影的爆款恰恰是現實主義題材,這就證明了觀衆喜歡與自己有共情的電影作品。貓眼的調查顯示,在經歷了全球性災難後,用戶的題材偏好將向喜劇片、動作片、犯罪片、真實人物傳記片傾斜,打破已有題材的桎梏,尋找下一條內容的跑道,將成爲後疫情時代的新賽點。

  所以,網絡電影要學着“走心”,與時代共振,而不是把低成本博得高收益當做最重要的目的。

  好故事、高口碑、出爆款是“出圈”的基礎

  在新片場影業總裁牟雪看來,網絡電影還有一個未被開放的增量區域——女性市場,“過去網絡電影更多的資金投入都在美術、道具、後期特效等方面,讓女性觀衆最在意的情感表達上花費的精力還不夠,女性觀衆在網絡電影市場中的潛力還沒有被激發出來。”

  而人才的儲備也是必不可少的,北京現代音樂學院互聯網影視系教學主任柏寧認爲,未來網絡電影真正的“出圈”,靠的是人才上下游流動的“出圈”。“一方面是院線電影人才、明星演員的進場,但這不是一兩個人可以撬動的,是需要一羣人的入場;另一方面,很快會有拍攝院線電影的人才進入網絡電影,像《奇門遁甲》等網絡電影,它的鏡頭數不少於院線電影,鏡頭數的運用也遵從於電影視聽語言的創作,網絡電影人才已經具備了這種視聽語言的能力,那如果再有一個在文本上起到輔助作用的創意人出現,會扶持一個完全可喫透運用視聽語言講述故事的人才,人才上下游的快速流通,會幫助網絡電影出圈。”

  業界當然非常看好網絡電影,此前有人認爲未來網絡單片的票房就會達到5億元至6億元,這是足以讓創作者血脈僨張的大誘惑。不過,網絡電影的藍海就算是潛力無窮,它也還是要從最基本的好故事入手,至少先提高口碑,有爆款“出圈”,才能談後續的繁榮。

  文/本報記者 肖揚 統籌/滿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