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虽然晋靖侯和周王室走到了对立面,但是在周厉王死后,晋国和周王室却开始友好了起来,晋国还多次帮助周宣王征讨戎狄。晋靖侯在位的时候可谓是波澜不惊,当时的周王室虽然已经开始衰落,但是周厉王在军事上还是很有天赋的,他发展军力,四处征讨,把地方诸侯都治的服服帖帖。

晋靖侯名叫姬宜臼,是晋国第六代统治者,与以暴虐闻名的周厉王同时代。

有意思的是,周厉王的曾孙周平王也叫姬宜臼这个名字,不知道周平王起这个名字的时候,是不是有人想到了晋靖侯这个被周王室厌弃的人。

晋靖侯在位的时候可谓是波澜不惊,当时的周王室虽然已经开始衰落,但是周厉王在军事上还是很有天赋的,他发展军力,四处征讨,把地方诸侯都治的服服帖帖。

有了周厉王在,无论是蛮夷入侵,还是诸侯叛乱,周厉王都是派遣军队,往而平之。

这里面,在南方僭越制度封三子为王的熊渠,也是迫于周厉王的武力强盛,自去封号。

虽然表面上看,周厉王好像是镇压了一切,但是这中间的暗流可是波涛汹涌的。

周厉王维持庞大的军队四处征战,但是周王室的收入却是有限的,整个王室财政出现了严重的入不敷出,财政赤字。

于是周厉王开始推行“专利法”,收回山川林泽的使用权,并且用武力强迫诸侯和贵族承认“专利法”的实行,不准谤议朝政。

周厉王要收归的山川林泽,都是诸侯们获取资源的渠道,也是很多百姓赖以生存的食物来源。周厉王的行为无疑是与贵族争利,与百姓争活路。一下子成了全世界的敌人。

于是,在晋靖侯在位的第十七年,国人暴动发生了,周厉王被迫出逃,而他出逃的方向,恰恰就是晋国的方向。

按理说,晋国是西周早年分封的传统诸侯了,而且在自己附近,也是比较强大的势力。

如果周厉王逃出来,那么晋国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周厉王却去了晋国边缘的霍国,一个叫做彘地的小城,孤独终老。

为什么晋国就在眼前,而周厉王就是不去呢?而知道周厉王就在自己身侧的晋靖侯也没有任何表示和声明。

其实这也很简单,没有表示的不只是晋靖侯一家,像齐国、鲁国这样的大国也是没有任何的动作和声明。

晋靖侯就是和国人暴动那些人站在一起的,他反对周厉王的政策。

而更重要的是,此时的各大诸侯贵族都是反对周厉王的,如果自己接纳了周厉王,不是得罪了他们?这也让他对周厉王避之唯恐不及,当然不会让周厉王住进自己的国家了。

不知道家的旁边住着个周厉王,晋靖侯会不会很难受,但是周厉王却肯定很厌恶晋靖侯,因为他和那些赶走自己的人就是一丘之貉啊。

虽然晋靖侯和周王室走到了对立面,但是在周厉王死后,晋国和周王室却开始友好了起来,晋国还多次帮助周宣王征讨戎狄。

虽然这个时候晋靖侯已经死去多时,但是也正是晋国和周王室改善了关系,才快速的崛起成为了后来的霸主的。

晋靖侯之孙栾宾食邑于栾,是栾氏始祖。后来在晋国称霸的时代,栾氏作为晋国的大族也参与到氏族争斗中。与赵、魏、韩这些家族同场竞技,结果却被范氏扫地出局,族人几乎被杀尽。

从晋靖侯开始,晋国的纪年和国君执政时间都可以被推算出来了。在晋靖侯之前,五代晋国国君,只知道有那位国君,却不知道他在位几年,活了多久。

所以从历史记录的角度讲,晋靖侯也生活在一个特殊的年代,这个年代成为划分了准确纪年,和猜测纪年的分水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