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兩個名句來自《虞美人》,是李煜的絕筆詞。3年時間,從一個被當成“笑話”的君王,蛻變成一個“神話”級的詞人,李煜用的就是這十幾首詞作而已。

公元975年,對38歲的李煜來說,是很無助的一年。這一年2月,宋軍攻下金陵關城,6月就與吳越會師,圍了金陵。在金陵城裏享樂慣了的李煜,慌了。這個時候還要什麼面子,他派人出使北宋,各種送東西求放過。

可惜,宋太祖畢竟是個狠人,12月金陵失守,李煜降了,至此他的南唐沒了。第二年正月,李煜被俀到京師,宋太祖表面封其爲隴西公,暗中卻叫人看着他。

君王不戰於沙場,卻奉表而降,不知道當時金陵城的百姓有多失望。或許他們對李煜就沒有抱過希望,畢竟他爲王時,整日也只知道飲酒找樂子。一代君王,做到這個份上了,不過就是個笑話罷了。

但是誰也沒有想,從975年被俀到978年被賜死,3年時間裏,李煜完成了從“笑話”到“神話”的轉變。這倒不是說他東山再起了,而是說他在這3年裏,他在文壇爲自己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千年文壇裏,對很多文人來說他就是一個“神話”般的存在,他們叫他“詞中之帝”。因爲他只用了十幾首詞作,就實力詮釋了什麼叫“無法複製的經典”。

李煜一生存世的詞作僅30多首。前期的作品,雖綺麗卻沒內容;而後期的作品,主要就是這被俀的這3年時光裏所寫,一共有十幾首,有幾首創作年份不詳,所以數字無法精確。本期小美就和大家一起來看一看,這些詞中的一些千古名句,讓大家感受一下什麼叫一字一淚:

1、“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兩個名句來自《虞美人》,是李煜的絕筆詞。小樓又起東風,順着明月清風的方向看去,故土不堪回首。最刻骨的愁,是如春江水一樣,不絕不斷,流在心坎裏。

自此詞後,提起“虞美人”這個詞牌,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春花秋月何時了”,蘇軾、辛棄疾的《虞美人》都因它的存在黯然失色。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大概就是這樣。

2、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這兩句來自《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小時候聽鄧麗君唱這個歌時,總覺得唱得太過悽苦,後來讀了李煜這首詞,才明白詞比歌還苦。

不再用春江水以愁,而是用絲線來比。“剪不斷,理還亂”的愁苦,繞在心間,別有一般滋味。後世名家對這“別有一般”4個字推崇備至,欲說還休的寫法,淺嘗者不知的愁,令人回味無窮。

3、“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這兩個名句來自《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只是開篇這“林花謝了春紅”6個字,就是後世難以模仿的妙筆,把林花當成了主語,隨風飄落非其本意。而落筆再以江水喻愁,只是這一次他心裏有恨,恨歲月匆匆,還是恨自己的無能?或許兩者兼有吧!

4、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

這個千古名句來自《望江南.多少恨》。事已至此,做什麼都沒用了,唯有在夢境中還能重回昨日的美好。“車如流水馬如龍”的比喻,是李煜首創,後來雖有很多模仿者,卻都沒寫出神韻。一個被俀之人做着一個君王的美夢,這本身就是一件令人傷感的事。

除了這些外,李煜在這3年裏還留下了數個千古名句,在這裏就不和大家一一說了。3年時間,從一個被當成“笑話”的君王,蛻變成一個“神話”級的詞人,李煜用的就是這十幾首詞作而已。他的苦其它文人體會不到,所以他的經典也就無法被複制。公元978年8月13日,七夕佳節,李煜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