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打演员李连杰的处女作《少林寺》在那个年代可谓风靡一时,票价仅仅一毛钱却达到了1.6亿的票房。

在1982年的时候基本有很少的家庭里能有电视机,通常看电影就是在大的广场上拉起的大荧幕,而《少林寺》就是通过这样的观影环境荣获1.6亿的票房。

在那个如此恶劣的条件下仍能获得这么高的票房可以说是影视界的巅峰了,而李连杰在那年才正值青春。

而李连杰在当初能够接手这个角色也完全是天时地利人和了,在当时主角的选择原本并不是他,而是吴刚,但是由于吴刚没有深厚的武术功底,拍出的效果不尽人意,尽管拍摄了一半投资方也是决定换人。

在当时十七八岁有着深厚武术功底的李连杰可谓身手了得,拍出来的效果就是不一样,不仅主角是武术运动员,其他的配角也大多是武术运动员,片中的大反派“秃鹰”的扮演者计春华就是其中一位。

在当时的拍摄武术武打剧情没有专业的指导老师,所以所有的武打动作完全是由自己设计,所以自己没有真本事的人根本没有办法胜任这份工作。

而由张鑫炎导演指导《少林寺》这部影片的投资上总投资才仅200万港币,而获得这么高的票房与现在来比甚至超过了投资三亿多的科幻大片《上海堡垒》。

当然,能获得这么高的票房肯定是有过人之处,在那个时候的演员拍戏都是靠着自己的真材实料,李连杰也是因为自己出色的身手深受导演的看重。

在那个通讯都不是很发达的年代可想而知影片的后期制作,能够完整的拍出一部影片都是相当不易,在那个年代拍摄电影没有什么替身可言,所有的动作剧情设定都需要演员自己来承受。

而就那样艰苦的条件下,李连杰作为男一号每天的片酬却仅有一块钱,就这一块钱的片酬所以他在成名以后成立了壹基金,属实不易。而在当时已经小有名气的女演员于承惠每天的片酬却仅仅比李连杰高五毛钱。

如今的物价上涨曾经的一毛钱的票价上涨到30多块钱,上涨了三百倍,假如用同样的比例把演员的工资提升三百倍到现在每天的片酬300块钱想必在如今的社会也仅仅是一个群众演员的价格。

在《少林寺》里面的场景需要演员骑马,而在当时的演员里也没有很多演员会骑马,张鑫炎导演就为了拍摄不失真实性,就专门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投入时间投入金钱,让全剧组的演员学习骑马,就连仅仅出场不到半分钟的演员也需要学会骑马。

一群人在场地骑马不断的摔不断的骑,能够想象的到场面的壮观。挪到现在的话,想必没有哪个剧组会为了剧情的真实性而把过多的投资用到这上面来吧,如今的影视剧更多的是投入在明星片酬和后期的特效制作上,很少有导演注重影片的真实性。

如此一部优秀的剧作一播出以后成了李连杰的成名之作,从此以后李连杰的演绎生涯就变得顺风顺水,成功的从国内演向世界,成为了中国著名的武打演员。

现如今的李连杰已经年过半百,头发已经斑白,很少出现在观众的面前了,但他曾经所带给我们的经典我们却永远不会忘记。从《少林寺》到《黄飞鸿》,从国内打到国外,无不展示着李连杰的优秀演员品质。

《少林寺》的拍摄成功掀起了国内电影拍摄少林武打电影的热潮,它的出现也成功的影响了一代人经典之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