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河南省羅山縣莽張鎮的天湖墓地,被國內有學者稱爲“小殷墟”,其出土的封存的2公斤液體系3000多年前的酒,被載入1991年世界吉尼斯大全。2019年10月,天湖墓地被國務院公佈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湖墓地位於羅山縣莽張鎮天湖村境內,是中國商代晚期息國的墓地。該墓地是在1979年4月中旬一次水利施工中發現的,墓地南北長100米,東西寬40米。

1979年至1991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先後對該墓地進行了四次發掘,發掘商周時期墓葬72座,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玉器等文物,不少是稀世精品。

其中,11號墓的鴟鴞提樑卣,通體佈滿紋飾,形成兩隻背靠背的鴟鴞,造型比安陽婦好墓的銅鴞更勝一籌。鴟鵠提樑卣和瑪瑙紅玉鐲是國罕見的珍品。出土的還有26件帶“息”字銘文的青銅器等文物。

最讓人稱奇的是,天湖墓地羣8號墓出土的“鴟鴞提樑卣”封存有約2公斤的液體,經北京大學化學系化驗證明是3000多年前的酒,被《吉尼斯大全》記載爲世界最早的酒。經碳十四測定,墓葬槨底板標本樹輪校正年代距今3265±145年。

《中原文物》1981年特刊《豫南考古新發現的重要意義》寫道:“楚文化淵源於中原文化,春秋中期開始形成起來的楚文化是在這個基礎上的繼續發展和創造。商代武丁以後,南方的荊楚已經是中原商王朝的控制之下,這既有文獻可考,又有羅山莽張商代墓地的考古實證。”

專家認爲,天湖墓地羣的發掘,不但填補了豫南商代考古的空白,也是對殷墟文化的重要補充,又一次證明了信陽作爲中原文化與南方諸文化的紐帶,在我國先秦考古工作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2008年,天湖墓地被河南省政府公佈爲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時隔11年後晉升“國保”單位。(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