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代史學家趙翼在其所著《廿二史札記》卷七關張之勇的部份,詳細整理了古人以關羽、或關張用作皆爲勇將代名詞的資料,並且認爲“漢以後稱勇者必推關張”。岳飛之孫岳珂在《金陀續編》記載說:“(嶽)飛常與人言:要使後世書策中知有岳飛之名,與關(羽)、張(飛)輩功烈相彷彿耳。

學關公 行鴻運拜關公 結善緣
圖:晉劇名家武凌雲 飾演 關羽
史書中,《三國志》作者陳壽評“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爲世虎臣。羽報效曹公,有國士之風。”程昱、郭嘉、傅幹稱關羽“萬人之敵”、“勇而有義”,周瑜稱關羽“熊虎之將”,劉曄稱關羽“勇冠三軍”。
關羽武藝高強、作戰勇猛、智勇雙全、威震華夏的英雄氣概,雖跨越千年,仍然栩栩如生,猶在眼前。如《三國志》記載斬殺顏良一節:“羽望見起麾蓋,策馬刺良於萬衆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
如記載關羽智勇雙全、水淹七軍一節。建安二十四年秋,關羽北伐襄樊,水淹七軍,降於禁,斬龐德。梁、郟、陸渾羣盜或遙受羽印號,爲之支黨,羽威震華夏。曹公議徙許都以避其銳。
清代史學家趙翼在其所著《廿二史札記》卷七關張之勇的部份,詳細整理了古人以關羽、或關張用作皆爲勇將代名詞的資料,並且認爲“漢以後稱勇者必推關張”。
書中列舉:晉劉遐每擊賊,陷堅摧鋒,冀方比之關羽、張飛。(《晉書·遐傳》)
宋薛彤、高進之並有勇力,時以比關羽、張飛。(《宋書·道濟傳》)
齊垣歷生拳勇獨出,時人以比關羽、張飛。(《南史·文惠太子傳》)
魏楊大眼驍果,世以爲關、張弗之過也。(《魏書·大眼傳》)
崔延伯討莫折念生,既勝,蕭寶寅曰:“崔公,古之關、張也。”(《魏書·延伯傳》)
陳吳明徹北伐高齊,尉破胡等十萬衆傈盾,有西域人,矢無虛發。明徹謂蕭摩訶曰:“若殪此胡,則彼軍奪氣。君有關、張之名,可斬顏良矣!”摩訶即出陣,擲銑殺之。(《陳書·摩訶傳》)
趙翼在文中結語中評說道:“以上皆見於各史者。可見二公之名不惟同時之人望而畏之,身後數百年,亦無人不震而驚之。威聲所垂,至今不朽,天生神勇,固不虛也。”
關公的義勇精神成爲後人建功立業,奮發圖強的重要推動力量。《三國演義》描寫關公義勇之概,不惜筆墨,全書一百二十回中約有十八回着重寫關公忠義神武、義勇當先的英雄形象。如:首戰初立功,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仁釋黃忠,大戰龐德等。對中華民衆的精神風貌、氣質氣度的形成和塑造影響極爲深遠。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正月,金兵挾踏破汴梁之勢,包圍長安,關羽廟中出現《勸勇文》:
“論敵兵有五事易殺:‘連年戰辛苦,易殺;馬倒便不起,易殺;深入重地力孤,易殺;多帶金銀,易殺;作虛聲嚇人,易殺。各宜齊心協力,共保今歲無虞。’貺得而上之,詔兵部鏤版散示諸路。”
是年,南宋高宗頒詔加封關公“壯繆義勇武安王”,誥詞雲:“肆摧奸宄之鋒,大救黎元之溺。”以關公的忠義神勇形象來激勵軍士奮勇抗敵的戰鬥意志。
南宋名將岳飛,自幼崇拜關公,喜讀《左氏春秋》,常常以關公的人格事蹟自我激勵、奮勇爭先。岳飛之孫岳珂在《金陀續編》記載說:“(嶽)飛常與人言:要使後世書策中知有岳飛之名,與關(羽)、張(飛)輩功烈相彷彿耳!”孫逌評論道:“飛武人,意氣如此,豈易得哉?亦古人‘豹死留皮’之意也。”
南宋愛國詩人陸游在《讀史》一詩中寫道:“顏良文丑知何益,關羽張飛死可傷。等是人間號驍將,太山寧比一毫芒。”後二句的意思是,做人能做到像關羽張飛這樣的驍勇名將,泰山也就如同一根毫毛了。表達了仰慕關羽英雄氣概、渴望報國立功、青史留名的心願。
明朝開始,關公在明軍軍隊中取得了無可動搖的地位。關帝崇拜之風大興,明軍中的督、監更視關帝爲軍神,爲軍隊護佑之神。“凡將帥之臣,介冑之士,鹹慕公之神靈異,以揚威武之助。所在軍衛必建祠以祀之。”(昆明《關王廟碑記》)
著名抗倭將領戚繼光所統率的戚家軍,以及有光榮的抗倭傳統的浙閩兵,都是關羽信仰的堅定崇拜者。戚繼光所著的《紀效新書》上就記載,明代軍隊的軍旗上就有關羽持刀、英姿颯爽的繡像。
清朝軍隊將領將關帝崇拜引入軍隊,成爲激勵軍士勇武作戰、斬將殺敵的精神支柱。《清史稿》卷八四記載:天命十年定瀋陽之後,凡遇軍事行動,都要並立纛拜天。自是出征班師祭纛以爲常,時旗纛附祀關帝廟也。”
抗戰時期,關公的義勇精神成爲抗戰精神的象徵,29軍的大刀隊在“喜峯口大捷”中奮勇殺敵、重創敵寇,以關公義勇精神爲主旋律的《大刀進行曲》,成爲抗戰時期最鼓舞人心的一首戰歌。
何香凝寫詩讚道:“殺敵何須更渡海,數萬倭奴引頸待。鋼腳夜眼青龍刀,捷音傳來齊喝彩。二十九軍民族光,撻汝倭國軍閥狂。國仇重重何日忘,誓到東京飲瓊漿。”
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進步和繁榮,關公的義勇精神也在煥發着新的活力。對於每一位奮鬥者來說,關公的義勇精神是一種拼搏的勇氣,是一種奮發的力量,是一種過關斬將、一往直前的信心和決心!
關公的義勇精神,提升着每一位奮鬥者的精氣神,錘鍊出奮鬥者堅毅的膽魄、豪邁的氣度,以及向着目標奮進,永不放棄的志氣和堅守。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生活從不虧待每一個積極向上的人,關公的義勇精神是每位奮鬥者永不過時的法寶,經歷過磨難,經歷過傷痛,關公的義勇精神依然毫無保留地促人勇敢,促人堅強,促人思考,促人成長,最終譜寫出生命中的傳奇樂章!
來源:關公文化彭允好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