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诺兰《信条》新预告发布,时空逆转极度烧脑内地会水土不服吗?

作者 / 坦克

除了流媒体平台,敢于在最近两个月发电影预告的,唯有诺兰了。

今天,克里斯托弗·诺兰新片《信条》发布剧场版预告,时长近三分钟的预告全程高能。影片由著名影星丹泽尔·华盛顿的儿子约翰·大卫·华盛顿担当男一号,“新蝙蝠侠”罗伯特·帕丁森、伊丽莎白·德比齐、以及诺兰“御用班底”迈克尔·凯恩与肯尼思·布拉纳主演,故事聚焦国际间谍活动的世界,是一部悬疑、科幻动作大片,也是诺兰打造过的规模最大、最有雄心的电影,据报道制作成本超2.2亿美元。

《信条》是诺兰继2017年《敦刻尔克》之后的首部作品,也是诺兰出道以来,时间跨度最长的电影(整整三年),外界对它知之甚少。预告片展现了不少动作大场面,包括一架波音747撞向一座建筑物。但是众所周知,动作特效场面从来不是诺兰电影的最大卖点。

距离北美各地影院关门已经过去了整整两个月,但是很多州也在努力重新开门营业,让观众在未来几个月可以安全地再重归影院。虽然不少影片选择了延期或是转线上公映,但是定档7月17日的《信条》至今仍然没有官宣改档,这也是整个暑期档唯一一部没有改档的好莱坞A级大片。

去年12月,华纳发布了《信条》的首支预告片,然而伴随着最近五个月全球新冠肺炎的大流行,该片的营销活动几乎陷入了停滞。作为影院观影体验的坚决支持者,《信条》能够在7月17日上映吗?

可以确定的是,如果《信条》坚持7月17日的档期,那么该片在中国内地99%也会获得同步待遇。正处于影院复工初期的内地影市,届时显然不能够达到“火力全开”,因此会对该片的票房表现造成一定的影响。除此之外,从两支预告片来看,影片过于晦涩、烧脑的科幻概念,或许也会导致非影迷受众的评价降低,导致像《敦刻尔克》内地公映时的受众的口碑两极化。

对于《信条》的内地市场表现,你们有什么期待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