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東漢末年,因爲天災人禍和連年戰亂,農業遭到巨大的破壞,而在曹魏的一系列的政策之下,使得遭到巨大傷害的關中地區和三河地區的農業得到恢復與發展,爲後來繼承魏國的晉國統一全國奠定物質基礎。正是由於魏國上下官吏這樣勸課農桑,導民耕稼,遂使在漢末飽受戰禍摧殘陷於凋敝不堪的關中與三河地區的農業生產很快地恢復和發展起來,使魏國的經濟實力不斷壯大。

大家好,我們的小凡談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東漢末年,朝廷昏暗,天災人禍不斷,各地是真的民不聊生。由於連年征戰,農業更是遭到了大量的破壞。而隨着三分天下,魏、蜀、吳三個政權的建立,並趨於穩定,各國要想完成統一大業就必須大力發展自己的國力,而在封建社會中,農業經濟是最爲重要的一塊。因此,對本國統治區內因爲戰爭而被破壞的農業經濟的重建刻不容緩。
經過每個政權的領導人的努力下,農業生產得到了巨大的恢復和發展。尤其是魏國,其農業生產基本達到東漢時期相近似的水平,而在個別地區甚至超越了漢代的水平,比如鄧艾管理的淮南淮北地區。
隨着魏國的農業迅速恢復和發展,再加上先天的國土優勢,魏國的國力愈來愈強,蜀和吳根本不能與之對抗。
而我們也都知道,魏國的領土包括幽州、冀州、幷州、青州、兗州、徐州、豫州涼州、司隸地區還加上一部分揚州和荊州。這裏面原本豫州、青州是遭受黃巾之亂最大的侵害和破壞,徐州早期遭到曹操的屠城,東漢最富庶的汝南郡和南陽郡又遭到袁術的橫徵暴斂,還有早期的大量的大小規模戰爭都是爆發在後來曹魏的領土之上的。因此,魏國可以經過幾十年的時間讓自己的農業經濟得到巨大的恢復是有着一系列重農政策。
1、 招撫流民
因爲東漢末年的各種天災人禍,導致各地百姓大量流失,大量的百姓全部向南遷徙。在那個農業社會下,農業的發展必然離不開人口。爲此,曹魏積極推行招撫流民的政策。對流亡逃散在外地的農民儘量招撫安輯,勸他們返回故鄉本土,並給予生活上的救助與生產上的扶持,幫助他們安居務農,發展生產。
我們都知道在古代甚至乃至現在,人們都會有一種鄉土觀念,不願意背井離鄉,除非生活真的難以維持。但是一旦有機會流亡在外的人們更願意回到家鄉。在《三國志》中,衛覬曾給荀彧寫信,提出各種招撫流亡的好處。
《三國志·衛覬傳》:覬書與荀彧曰:"······人民流入荊州者十萬餘家,聞本土安寧,皆企望思歸······勤耕積粟,以豐殖關中。遠民聞之,必日夜競還······"
此外,曹魏還曾任命劉馥爲揚州刺史,經過劉馥在淮南的一系列的治理,流亡在江南的百姓皆"越江山而歸"。還有在長安的張既、幽州的牽招都積極推行招撫流民的政策,並取得巨大成果。
另外,曹魏還採用諸種手段對敵國人民進行招誘劫虜或逼遷,使其移居本國境內,用以充實農業生產的勞動力。
《三國志·張既傳》:
魯降,既說太祖拔漢中民數萬戶以實長安及三輔。
是時,太祖徙民以充河北,隴西、天水、南安民相恐動,擾擾不安,既假三郡人爲將吏者休課,使治屋宅,作水碓,民心遂安。
令既之武都,徙氐五萬餘落出居扶風、天水界。
由此可見,曹魏在吸收勞動力方面進行了大量的舉措。
2、 勸課農桑
農桑爲國家之本,魏國在充實勞動力的同時,大力推行勸課農桑的政策。魏國甚至規定按照人口和耕田的比例作爲州郡長官考績的標準。這樣的做法更加督促魏國的州郡長官重視勸課農桑,發展農業。
而經過魏國上下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三國志·杜畿傳》:班下屬縣,舉孝子、貞婦、順孫,復其徭役,隨時慰免之。漸課民畜牸牛、草馬,下逮雞腸犬豕,皆有章程。百姓勤農,家家豐實。
《三國志·梁習傳》:邊境肅清,百姓布野,勤勸農桑,令行禁止。
《三國志·徐邈傳》:河右少雨,常苦乏谷,邈上修武威、酒泉鹽池以收虜谷,又廣開水田,募貧民佃之,家家豐足,倉庫盈溢。
《三國志·王昶傳》:文帝踐阼,徙散騎侍郎,爲洛陽典農。時都畿樹木成林,昶斫開荒萊,勤勸百姓,墾田特多。
正是由於魏國上下官吏這樣勸課農桑,導民耕稼,遂使在漢末飽受戰禍摧殘陷於凋敝不堪的關中與三河地區的農業生產很快地恢復和發展起來,使魏國的經濟實力不斷壯大。
3、 屯田墾殖
曹魏的屯田政策是很早就開展的,是由許下屯田開始。因爲連年戰亂,大量的土地荒廢,在這個時候曹操開始實行屯田,是一個見效迅速的政策。因爲許下屯田的成功,就開始在領土上大力發展,大大緩解了早期曹操勢力缺糧的窘態。
到了魏國的建立,屯田政策保留了下來,並且可以說將其作爲一個國策在實行。其形式主要爲軍屯和民屯兩種。鄧艾在淮南地區的屯田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屯田政策的實施不僅爲曹魏提供了大量的糧食,還有利於解決流民問題,對社會的穩定有着巨大的幫助。
4、 興修水利
發展農業必然離不開灌溉。因此,曹魏農業經濟的恢復與其興修水利是分不開的。
早在戰爭不斷、時局動盪的年代裏,曹操出於軍事上的需要,就先後興修了唯陽渠、
白溝、利潛渠、泉州渠和新河等六條運河,南起淮水,北到灤河,橫貫黃河與海河水系諸大河,長達幾千裏,渠溝數量之多,流經路線之長,在歷史上可說首屈一指。雖然說這些渠道的修建最初的目的是爲戰爭而服務的,但是也爲兩岸的農田灌溉創造了有利條件。
除此之外,還有專門爲農田水利灌溉而興修的工程設施。
《三國志·賈逵傳》:外修軍旅,內治民事,遏鄢、汝,造新陂,又斷山溜長溪水,造小弋陽陂,又通運渠二百餘里,所謂賈侯渠者也。
《三國志·鄭渾傳》:郡界下溼,患水澇,百姓飢乏。渾於蕭、相二縣界,興陂遏,開稻田。郡人皆以爲不便,渾曰:"地勢洿下,宜溉灌,終有魚稻經久之利,此豐民之本也。"遂躬率吏民,興立功夫,一冬間皆成。比年大收,頃畝歲增,租入倍常,民賴其利,刻石頌之,號曰鄭陂。
除了上述的兩位的功績外,在《三國志》的記載中還有很多,這裏就不一一列舉,但是已經可以看出魏國上下對於興修水利的重視,而且水利工程完全可以說遍及魏國各個郡縣。通過興修水利,改善農業生產條件,變曉瘩土地爲沃壤,遂使魏國慘遭破壞的農業迅速復生,並有較大的發展。
結語
農業是古代社會最重要的經濟來源,農業興廢直接關係到一個國家的興衰。農業興盛,則國富民足,天下宴然;農業衰廢,則國窮民飢,社會動盪。因此,在中國古代,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們都非常清晰的認識到農業的重要性,從而推出一系列的政策。
在東漢末年,因爲天災人禍和連年戰亂,農業遭到巨大的破壞,而在曹魏的一系列的政策之下,使得遭到巨大傷害的關中地區和三河地區的農業得到恢復與發展,爲後來繼承魏國的晉國統一全國奠定物質基礎。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