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自強不息,感恩社會,熱心公益,多次組織並參與各種社會志願服務公益活動,堅持用自己的力量爲家鄉、爲社會、爲祖國做貢獻。回顧自己的志願工作,他收穫頗豐,更加堅定了繼續做志願者回報社會的心:“是國家的繁榮富強讓大涼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我獲得了讀書的機會,我一直心懷感恩,哪裏需要我,我就去哪裏,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通訊員:曾青 陸泳潘 李夏欣)蘇正民,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2018級本科生。他自強不息,感恩社會,熱心公益,多次組織並參與各種社會志願服務公益活動,堅持用自己的力量爲家鄉、爲社會、爲祖國做貢獻;他的事蹟曾被光明日報等媒體報道。

無懼艱難,砥礪前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蘇正民來自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的高寒山區,那裏經濟條件落後,文化教育水平也不發達。他在鄉村小學學習時,一旦遇到下雨天氣,便是“外面下大雨,屋裏下小雨”的場景。即使如此,當時年幼的他也未曾放棄過學習。

然而,不幸的遭遇在他15歲時降臨,其父親因病去世,留下大額債務。最終,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他重新回到了教室,繼續拼搏奮進,成爲了所在村第一個考上“211”重點大學的學生。 在大學期間,他一邊學習一邊兼職,賺取生活費的同時努力償還債務。

正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不幸的遭遇讓蘇正民更早 懂得了作爲一名青年的責任和擔當,讓他如同一朵野玫瑰般透露着明淨、純正和青春的芳香。

反哺社會,赤子之心

來自貧困家庭的蘇正民,依靠着黨和政府以及社會愛心人士的幫助成功求學。他謹記飲水思源,不忘感恩社會,一直堅持用自己的力量回報社會,積極參與公益事業。

他投身無償獻血事業,自高中畢業以來,堅持每年無償獻血三次以上。在疫情期間,他也勇做獻血逆行者,多次進行無償獻血。“只要需要,隨叫隨到”,這是他對於獻血事業的堅持;“記住我的血型,忘記我的名字”,這是他對於獻血事業的初心和使命。

除此之外,在其他公益事業中,蘇正民也敢於做先鋒,而非做過客、當看客。他積極參加與教育有關的社會公益活動。如參加金彩虹公益、渠縣愛心志願者協會等公益組織,無償參與支教活動等。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讀本科期間,和輔導員老師一起成立“石榴紅”工作坊,義務幫扶同年級少數民族同學的學習、生活。疫情期間,他積極報名參加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對社區居民進行線上尋訪,瞭解居民居家庭情況、身體狀況、是否有生活困難等。疫情尚未結束,涼山西昌又遇大火,蘇正民又立即報名成爲梁山防火志願者,參與防火救援的後勤保障工作。

在校期間,他多次榮獲“優秀志願者”、“優秀共青團員”等稱號。回顧自己的志願工作,他收穫頗豐,更加堅定了繼續做志願者回報社會的心:“是國家的繁榮富強讓大涼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我獲得了讀書的機會,我一直心懷感恩,哪裏需要我,我就去哪裏,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情寄家國,紅星照耀

“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從大涼山出來的彝族青年蘇正民將自己的前途理想同家鄉、祖國的前景聯繫在一起。爲促進大涼山教育事業發展,他牽頭設立“涼山阿依助學金”,給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童送去助學金;爲號召更多涼山青年投身家鄉的建設,他推出了關於涼山教育的微電影《遠山的呼喚·索瑪花開》,得到了涼山青年的廣泛認同;爲促進民族團結,他在自己的家鄉積極宣傳黨的民族政策,同時也創辦“風土涼山”微信公衆號,傳播彝族文化。

蘇正民立志在大學畢業後回到滋養自己的家鄉——大涼山,用自己的力量,爲涼山更加美好、爲彝族同胞更加幸福、爲實現國家百年奮鬥目標而奮鬥終生。他說:“雖然個人的力量很渺小,但我一直在行動,並將一直堅持下去。”

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蘇正民是大涼山的兒子,他以大涼山爲根,以祖國爲志,情寄家國,終其一生,爲涼山、爲彝族、爲國家而拼搏。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蘇正民,他 堅持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以“彝”腔熱血揮灑青春,以 “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 回饋社會,以 “博文明理、厚德濟世” 的態度指導踐行當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