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在古往今來的幾千年歲月中,很多時候都以一種頗具神祕東方魅力的形象存在,因而在各歷史階段鼎盛時期,不僅有其他國家的民衆紛紛移居至我國,想過上我國安定和樂的日子,而且還有很多小國一直致力於加入我國版圖。

曾經在歷史上就有一個國家與我國在歷朝歷代中分分合合,幾經波折最終成功被納入我國,現今早已成爲我國的一個縣。古代西域佛教王國於闐國是中國唐朝安西都護府安西四鎮之一,該國的君主國姓本爲尉遲,但因爲仰慕唐朝曾有兩位君主將自己的姓氏改爲李姓。

在西漢時代,尉遲氏建立起了于闐國,它是當時西域南道最強的國家之一,因爲地處塔里木盆地南沿,位居絲綢之路貿易的重要據點而繁榮一時,成爲了西方貿易商旅的集散地,東西文化的要衝。西漢時期西域都護府建立後,它歸屬漢朝,而西域都護府的建立對於闐國的管理發揮了巨大作用。

先後屬於漢朝和唐朝的于闐,和當時的中國人一樣,曾經在東漢時期爆發過反抗匈奴的戰爭,後來它曾被西突厥吞併,但唐朝不斷征服西域再次恢復了安西都護府,無力與大唐抗衡的西突厥最終將於闐送給大唐,後來它成爲安西四鎮之一。
吐蕃在670年已經強盛起來,不斷進犯大唐領土,于闐土地在此時被奪走,但于闐國不肯接受吐蕃於是英勇反抗,脫離吐蕃後迴歸大唐。

耿耿於懷的吐蕃五年後再次進犯,又被唐朝打退,武則天時此地失守692年重新迴歸。由此可見於闐國已成爲那時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願離開祖國的于闐,在之後的他國進犯中一直奮起反抗,致力於迴歸。幾經分分合合與波折,最終直到清朝時期,于闐迴歸中國,而且這次它不再是于闐國,而是成爲了于闐縣。現在於闐早已融入中國成爲了我國的一部分,現今它是我國新疆省的一個縣城,名爲于田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