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孩子的情绪失控和大脑发育及父母的行为有关。当孩子情绪失控,父母需要给予孩子情感的连接。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在生活中和孩子难免会有点磕磕绊绊,但是最近一位妈妈私信给我,因为自家的孩子总是情绪失控,让父母感到无措。

''我带她去大百货时,她要是看中哪个玩具就要嚷嚷着买回去,不买就撒泼打滚,根本就哄不住,一直都在那里哭闹。我真的是觉得丢脸又生气,孩子怎么还是这么不懂事,都这么大了!''宝妈絮絮叨叨的抱怨让我似乎看到了现在大部分父母遭遇的问题。

孩子年幼不够理智,总是会情绪失控,是真的因为不懂事吗?不是的,而是因为父母和孩子的情感连接在那个时段断裂,造成双方的冷漠和不愿意沟通。

孩子情绪的失控,其实很多时候只需要父母的情感连接重新连接就会安抚孩子的情绪,但是父母到底应该如何利用情感连接呢?让我们深入去了解一下吧!


孩子总是情绪失控到底是什么原因?

1、你的溺爱让孩子有了失控的资本

如果你的教育是赏罚分明有原则的,那么孩子自然就会遵循最基本的原则问题,不会用撒泼打滚的情绪外泄来要挟父母妥协。但是很多父母都是考虑到会丢面子,觉得麻烦、心烦,或者直接就是宠爱孩子;面对孩子的所有要求都满足。

一旦孩子顺风顺水的路走得太远,就会出现欲壑难填,到时候明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需求是不可理喻的但是也会情绪失控,直到父母满足或者安抚自己。

就是因为以往你的溺爱和无条件满足给孩子有了发脾气的资本,不考虑后果的''信心''。孩子尝到这样的甜头,就会越来越难控制自身的情绪。

2、孩子不知道该如何解决没有满足的需求

特别是当孩子三岁起开始觉醒自我意识,会变得执拗敏感。太过于倔强,想要得到的东西总想要弄到手。


如果父母不答应,不顺应他们的要求;孩子就会陷入悲伤和难过,更多的还有不知所措。所以用最简单的情绪失控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难过,像哭闹、撒泼、不讲理、不听劝等。这样极端的行为势必会引起父母的暴躁和恼怒,弄得双方都不愉快。

3、父母的暴力和冷漠应对

小孩子的情绪失控其实都还比较好,因为比起成年人的情绪失控那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当父母因为孩子的性格缺陷和情绪失控,短期的压抑之下必定会爆发,一旦爆发情绪,就会对孩子造成不可磨灭的后果。


例如父母的暴力打骂,摔东西来威迫孩子;还有些父母直接就是用冷漠和假装听不见来应对。有些妈妈会直接拖着孩子粗鲁的离开,不管孩子的哭闹,只是冷着脸,试想想这对于年幼的孩子岂不是一种精神上的伤害吗?

比起暴力最可怕的就是亲爱的人的冷暴力,一言不发冷着脸,你以为这样的冷处理是好的,殊不知这就相当于直接点燃了孩子的情绪失控的点。他们害怕又恐惧,只能发泄情绪来保护自己,或者说,引起父母的注意。

孩子的情绪失控和大脑发育及父母的行为有关!

情绪失控是因为孩子的大脑还未发育完全,大家知道,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孩子是一直变化的。早在《去情绪化管理》中就有提出''Brain C''的三个关于大脑的基本发现,有一条就谈到:大脑是处于变化中的。

孩子的大脑每个部分都自己的独特的功能,而大脑皮质构成的上脑部分则是具备六大功能:身心管理能力、全面的决策和计划能力、个人的意识、共情能力、道德观念和灵活性及适应性。


可以发现上脑最主要针对的是对人的情绪思考和交往能力。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他的大脑重量仅有350克左右,大概是成年人大脑重量的25%。这就告诉了父母,孩子的大脑情绪发育是有规律的,不能操之过急。个体的大脑完全发育成熟,需要到25岁左右。

父母有时候都无法很好控制自身的情绪,怎么能严苛几岁的孩子管控自我的情绪呢?父母要么不是很焦急就是用暴力来''吓到''孩子,可是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孩子只会变得更加失控!

当孩子情绪失控,父母需要给予孩子情感的连接!

1、换位思考的共情能力很重要

孩子发泄负面悲观的情绪,总是不可理喻的,这个时候父母往往会喜欢用大家长式的方式来掌控解决。可是正处于情绪失控的孩子怎么能听得进父母的教诲和大道理呢?反而还会因为你的强硬导致两败俱伤。你的禁止和带有胁迫的命令,可能会换来孩子的顶嘴和反抗。


当孩子出现悲伤、难过、发脾气、沮丧的情绪失控;父母不要做高高在上的上帝,蹲下来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和孩子进行共情的连接很重要,针对不同的情绪做出不同的反应。用肢体语言和表情给予孩子安慰和肯定。

孩子哭闹的时候不是厉声制止,而是先要安抚孩子的情绪,肯定孩子的悲伤和生气,让孩子先冷静下来。作为个体当然会希望别人的理解和安抚,孩子亦是如此。虽然一个小玩具摔了父母觉得没什么,但是那个玩具对于孩子的意义不同,你就可以理解为你最喜爱的东西摔烂了,尽量共情孩子的情绪。

2、积极引导孩子调整情绪

安抚了孩子的情绪,孩子稍微的冷静下来,不再大哭大闹,只是依旧情绪很低落。父母就要积极引导孩子调节,让孩子学会抓住另外一个出路。如孩子输掉了钢琴比赛,很伤心的哭泣,擦掉孩子的眼泪:''没有关系,妈妈有看到你的付出,比起以前的自己你已经进步了!我们下次再更努力一点!''


又如孩子和其他小朋友发生矛盾争抢玩具时,可不要急于厉声打断,试着去阻止:''我们先把玩具放下来,不然真的受伤了就不好了,然后告诉我你们到底想要怎么样好不好?''

我们最终是想要让孩子合理正确的发泄情绪,而不是给他人和自己造成伤害,这时父母的积极开朗的引导就格外重要。

3、了解孩子内心深处的需求

孩子有了小情绪,肯定是有原因的。我们是要了解孩子内心深处真正的需求,而不是流于表面。就好比孩子考试考砸了,害怕和沮丧,有的时候不是因为成绩的后退而引起的;而是害怕父母的责骂和嘲笑。

只有了解到真正的原因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给出有意义的指导意见才能让孩子更好的管控自我的情绪。孩子表现出生气不满,妈妈不是一味的满足,孩子想要玩具的内心是因为没有人陪伴,那么你就可以多陪陪孩子或者让孩子多和小伙伴接触。

如果暂时看不出来,那你就需要坐下来和孩子好好谈谈,最好是到一个安静的环境中,让孩子释放内心的秘密。

不要总把孩子的情绪失控当作是小孩子无理取闹的小把戏,用不懂事给孩子打上标签。所有的孩子都是天使,和父母的亲密连接是需要情感的加成的,我们要和孩子建立起亲密的情感关系,学会换位思考,而不是用成年人的角度看问题。孩子需要的,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我们的爱!

我是小B妈妈育儿师,也是5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于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