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我们就应该把蓝色首先转换为积极面,肯定自己能与人良好合作,其次加入红色因素,遇到事情不逃避,学会勇敢面对,多点主见,从而能很好的控制住情绪,也拥有了黄色因素,三方协调,情绪就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回到家里因为白天的不愉快,老婆的菜稍微咸了一点,你就冲她发火,两人吵了起来,老婆直接回了娘家,你整个生活陷入了一片混乱,更别提第二天的工作效率了,如此循环,你工作能力再强,领导也不可能去提拔一个随时控制不好自己情绪的员工。

我们常常会在职场中看到这样的场景,这些场景可能出现在自己身上,也可能出现在自己同事、下属、领导身上:

辛辛苦苦熬夜做出方案,却被领导批得一无是处,心中烦躁无比,一整天啥事也没做成。

工作业务能力很强,但是脾气不好,动不动就和同事、客户吵架。

客户找麻烦,怎么沟通都不行,下班回家,看到淘气的孩子忍不住发火,闹得家里鸡飞狗跳,影响第二天上班情绪。

同事没能及时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影响了工作进度,你和对方大吵了一架,两人矛盾加深,更加影响工作进展。

工作中总会出现各种让人情绪失控的情况,而这一切现象的背后的根本是未能掌控好情绪力。

一、情绪漩涡

一个人如果掌控不了自己的情绪,有可能陷入情绪漩涡效应,造成自己无法想象和无法预知的不良结果。

美国国际象棋大师乔希·维茨金在《学习之道》中提出情绪漩涡效应:当第一个错误发生之后原本不会造成可怕的后果,但因为情绪失控像漩涡一般开始起作用,导致引发新的错误,第二个错误、第三个错误接踵而至,最终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乔希·维茨金曾看到一个女孩因为带着耳机,横穿一条没有红绿灯的马路,没注意过往车辆,不小心被一辆自行车撞了一下,幸好没啥大碍。可是女孩却因此忿忿不平,站在马路中间对已经远去的自行车不停咒骂着。

而就在此时一辆疾驰的出租车开过来,把她撞到了半空,重重摔下来,酿成了更大的悲剧。而这就是情绪漩涡效应引发的严重后果。

我们在工作生活中总免不了会遇到各种不顺心的事情导致情绪不好,如果处理不好将造成更大的错误,陷入情绪漩涡,无法自拔。

方案没做好,领导骂了你,心情不好,这时接到客户电话,你语气不善得罪客户,客户直接投诉你,导致绩效工资被扣,又被领导骂了第二次。

回到家里因为白天的不愉快,老婆的菜稍微咸了一点,你就冲她发火,两人吵了起来,老婆直接回了娘家,你整个生活陷入了一片混乱,更别提第二天的工作效率了,如此循环,你工作能力再强,领导也不可能去提拔一个随时控制不好自己情绪的员工。

虽然知道情绪失控并不好,但为何我们还如此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呢?

二、陷入情绪漩涡的原因所在

1、大脑边缘系统的生理影响

人类的大脑边缘系统位于脑干和大脑层之间的位置,它主要掌握着情绪。在远古时时期,当人类的祖先遇到威胁时候,边缘系统就会让他们做出逃跑或者战斗的决定,这是一种本能的反应,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存下来,所以情绪的产生是一种生理本能。

2、“象与骑象人”自发引起的强烈情绪

著名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在《象与骑象人》一书中描述,情绪如同就像大象,在大象稳定的时候,骑象人能很好控制前进方向,一旦大象不高兴了,骑象人就无法控制住它,而有时候“大象”不受控制就是因为自发的本能引起的强烈情绪。

领导骂你,你不由自由会产生气愤、怨愤、委屈的情绪,此时可能大脑中的“大象”就开始不受理智控制,产生情绪:逃跑,跑出领导办公室或者战斗:与领导强烈争吵。哪怕你事后会后悔,但因强烈情绪的产生,直接就这样做了。

3、惯性思维模式

桌上掉本书下来,我们看到都会下意识伸出手把它接住,这就是一种长存于记忆和身体中的习惯。比如我们去学打羽毛球,教练教授了正确的发球姿势,即省力又能压制对手,虽然知道原理,但总是与我们早有的发球习惯形成对抗,需要长期训练才能改变。

情绪也是如此,有时候一个人对面事情会产生什么样的情绪反应,已经成了为习惯,被人骂就会下意识反击或者逃跑,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而不会去思考这种反应是否正确,导致情绪漩涡的产生。

三、如何避免“情绪漩涡”,掌控自己的情绪

1、利用人际关系三角型维度确定自己的情绪颜色,进行情绪调整

美国心理学教授萨姆·阿利布兰多提出了人际关系三角型维度,把人们情绪反应偏向分为了红色、黄色、蓝色三种颜色,而每种颜色又有消极和积极的不同意义。

红色:积极面,勇敢 、果断、保护;消极面,专横跋扈、刚愎自用。

黄色:积极面,控制情绪、避免失控;消极面,人情淡漠,疏远他人。

蓝色:积极面,合作、关爱、理解;消极面,依赖、屈服、软弱。

这三种颜色代表了当每个人情绪出现问题时容易采取的方法。了解这些后,我们找到最接近自己的颜色,发挥其积极性,然后加入其它两种颜色进行调配,提高我们的情绪控制力。

工作中自己更喜欢服从、依赖别人的指挥,主观能力性差,遇到事情就喜欢逃避,这就偏向蓝色消极面。

那我们就应该把蓝色首先转换为积极面,肯定自己能与人良好合作,其次加入红色因素,遇到事情不逃避,学会勇敢面对,多点主见,从而能很好的控制住情绪,也拥有了黄色因素,三方协调,情绪就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同样,如果遇事喜欢和人争执,完全听不进别人的意见,那就是性格偏红色。

那我们保留自己有主见的优点,加入蓝色的因素,多点与别人的合作。再加入黄色因素,控制下自己遇事就狂暴的状态,用三种颜色达到一个平衡,情绪自然也就控制下来。

我们先针对自己遇事情绪反应情况来判断大概归属哪种颜色,然后在工作中注意提醒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有意识加入缺少的控制颜色,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2、学会感知负面情绪,将其排解

我们有时候情绪失控的原因是并没有第一时间意识到自己失控了,这也是前面所说的大脑边缘系统决定的。

所以我们要学会遇事的时候,把自己从事件中抽离出来,开启“俯瞰视角”,从局外人的身份来审视事件本身,当我们成为一个旁观者时,看问题就会变得客观很多,从而激动的情绪就会得到控制。

同时我们还可以将感知到的负面情绪,比如领导的漫骂、同事的懈怠、家人的不理解引发的愤怒写出来,然后通过书写发泄情绪,找回理智。

林肯就利用写东西的方式来化解心中的愤怒和不满,当他遇到让自己生气的事件时,林肯就会把自己脑海想骂人的话写在纸上,然后扔到炉子里烧掉,用这行动代表自己的负面情绪随之消散,以此方法来找回自己的那只稳定的情绪“大象”。

3、制作“情绪备忘录”来提醒自己因情绪失控犯过的错误

不论谁都不可能一开始就能做到完美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在提高自己情绪力的过程中,还是可能因为惯性作用犯下一些情绪引发的错误。

面对这些错误,也不能听之任之就这样过去,而应该把它们记在情绪备忘录中。通过写下来这个动作,可以边写边反思,加强记忆,再遇到同样的事情,犯相同情绪错误的可能性就小,直至最终消失,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

和同事因为工作问题吵架了,就把它记下来,进行分析如果不吵架有没有其它更好的沟通方法来解决问题。

多问问自己,引发情绪的事件本身,排除情绪外,具体是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什么方法才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有利于让自己冷静下来,找回理智。

被领导批评,异常愤怒,委屈的时候,在心里客观问一下自己工作到底什么地方没做好?用什么方法才把它做好。

这样想,愤怒已经不是主要情绪,而寻求问题解决方法才是主流,大脑的注意力已经从情绪发泄转移到了寻找方法,情绪自然也被理智压制下来。

在职场中,有时候一次情绪失控可能就让你错失很多机会,学会提高自己的情绪力,控制好情绪,骑好情绪这头大象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了解自己的情绪颜色维度进行调整补充、事件发生时感知负面情绪、用制作情绪备忘录的来逐步提高情绪力,从工作中脱颖而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