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常情绪失控的孩子在和其他人沟通的时候,很容易被其他人的语言、行为所影响,别人还没有说什么,他就怒气冲冲,听不进别人说的话,这样子很影响沟通的效率和成果,沟通往往会被情绪所打断。但有的孩子就受不了一点批评,如果家长教育他们的话,他们就会表现出生气,抗拒,愤怒等等的负面情绪。

1、为了凸显自己,引起注意

由于孩子还小,由于不能正常的与人交流,无法积极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孩子很容易出现自卑感,导致人格出现瑕疵,继而产生诸多问题。而情绪不稳就是最为严重的表现。他们希望借助哭闹、打人来引起注意,获得被关注感。

2、孩子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并且不懂得如何解决

在孩子三岁以后他们进入执拗敏感期,这算得上是孩子意识萌芽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这时候他们表现出来的特点便是执拗、敏感、倔强。如果父母不去答应他们的要求,必然会以哭闹的方式去应对父母。最重要的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到底应该如何解决,在小时候所形成的哭闹习惯也会延续下来,自然而然让父母感到烦恼、暴躁。

3、受不了批评

当孩子做错事或者淘气不听话的时候,家长不可避免的要批评他们。有的孩子在被批评的时候,知道自己错了,能够乖乖的听话。但有的孩子就受不了一点批评,如果家长教育他们的话,他们就会表现出生气,抗拒,愤怒等等的负面情绪。

这些都会引起孩子的情绪失控。

情绪失控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1、影响人际关系

试想一下你愿意和一个喜怒无定,经常发脾气的人做朋友吗?如果你的身边有这样子的人,你肯定恨不得离他远远的,当做不认识这个人。对于孩子们也是一样,在小孩子的团体中,你的孩子在和其他小朋友玩耍时经常发脾气,经常哭闹,其他小朋友肯定不会愿意和他继续玩耍,会不自觉的排斥他。

2、缺乏沟通能力

经常情绪失控的孩子在和其他人沟通的时候,很容易被其他人的语言、行为所影响,别人还没有说什么,他就怒气冲冲,听不进别人说的话,这样子很影响沟通的效率和成果,沟通往往会被情绪所打断。而沟通能力是现代社会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

3、情绪可以增强或妨碍学习能力,”耶鲁大学资深心理学家马克·布兰克特曾在一次会议上对教育工作者这样说。布兰克特指出,对于孩子们来说,学校是一口情感熔炉——从百无聊赖到欣喜若狂,纷至沓来的学习和社交挑战可以催生诸多情绪。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向来认为,一個小孩应对这种压力的能力要么是与生俱来的性情问题,要么是“一路走来”,经由杂乱无章的日常互动锤炼而习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