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28年7月,由賀龍帶領的中國工農革命軍在湘西地區不斷發展壯大,根據湖南省委指示,賀龍的部隊被改稱工農革命軍第4軍,因當時其他根據地的工農革命軍已改稱紅軍,因此此軍不久後改稱紅4軍,賀龍任軍長,黃鰲任參謀長,主要下轄第1師和文南甫、賀炳南和賀佩卿3個支隊,總共約700餘人,第1師師長便是賀錦齋。1928年初,賀龍回到了家鄉,賀錦齋便率領隊伍加入了賀龍的部隊,1928年3月,由賀龍出面在桑植組織的武裝已有10餘支,總人數大約3000人,賀龍準備在桑植建立革命政權,正在此時,國民黨軍發動了進攻。

大家好,我們的用心瞭解歷史中沉澱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天擇雜談》由原國防大學教員、軍史專家天擇創辦~
在中國革命的歷史上,蔣介石素有運輸大隊長的稱號,在各類戰爭題材的影視劇中,也多有這個情節,蔣介石的這一稱謂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又是由誰提出的呢?其實這一稱謂起源於一位紅軍指揮員的詩,這位紅軍指揮員便是紅二方面軍紅4軍紅1師師長賀錦齋。
賀錦齋於1901年2月4日出生在湖南省桑植縣洪家關一個貧苦教師家庭,他是賀龍的堂弟。少時喜愛文學,擅長詩詞,非常具有文學天賦。1919年秋從戎他參加賀龍的部隊,他刻苦學習軍事技術,指揮水平不斷提高,深受賀龍的賞識。
1927年6月,賀龍率部回師武漢,整編爲國民革命軍第20軍。賀錦齋被賀龍提升爲第1師師長,時年26歲,是當時國民革命軍中最年輕的師長之一。1927年7月下旬,賀錦齋跟隨賀龍率部隊從武漢出發,沿長江東下九江,然後到達南昌並參加了南昌起義,是南昌起義的主力師師長之一。
然而南昌起義的部隊在潮汕地區失敗後,他與部隊失去聯繫,在克服千難萬險後輾轉至上海,尋找到了黨的組織。同年冬,他加入中國共產黨,應該說在中國共產黨低潮的時候加入共產黨,由此可見他革命的堅決性。之後受黨組織的派遣,他回到家鄉憑藉自己的影響力拉起了一支游擊隊。
1928年初,賀龍回到了家鄉,賀錦齋便率領隊伍加入了賀龍的部隊,1928年3月,由賀龍出面在桑植組織的武裝已有10餘支,總人數大約3000人,賀龍準備在桑植建立革命政權,正在此時,國民黨軍發動了進攻。
1928年4月初,國民黨黔軍第43軍第3師第5旅龍毓仁部大約3000人發動進攻,侵佔了桑植縣城和洪家關一帶,而賀龍因爲部隊缺食去了走馬坪,結果由於部隊沒有統一指揮很快潰散,賀龍連忙趕了回來,收攏被打散的隊伍,在人民羣衆的支持下,部隊很快恢復到四五百人。
1928年6月25日,工農革命軍探悉龍毓仁部將由桑植西撤龍山、貴州,必由葫蘆殼經過,賀龍決定率部在小埠頭、葫蘆殼一帶設下埋伏,伏擊龍毓仁的尾部李孝淵部。
葫蘆殼是座大山,地處桑植縣城北20公里的澧水上游西岸。山臨澧水而起,陡峭險峻,高約400餘米,因山有一洞如葫蘆而故名。山中部的懸崖峭壁之中,一條狹窄的棧道橫貫其間,長約400餘米,地勢險要,是一個打伏擊的好地方。
不出賀龍所料,龍毓仁部果然從葫蘆殼撤退,等到龍毓仁的後尾部隊李孝淵部進入伏擊圈後,工農革命軍將敵首尾切斷,賀錦齋一馬當先,率領部隊猛打猛衝,經過一個多小時激戰,殲滅了敵軍一個連,擊斃敵軍旅參謀長張策,並繳獲了一批彈藥和銀元,取得了桑植起義後的工農革命軍初建時期的首次勝利。葫蘆殼伏擊戰,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鼓舞了人民的士氣,也壯大了我軍聲威。作爲率部參加戰鬥的賀錦齋非常高興,即興賦詩兩首,其中一首是:
萬衆一心山可排,戰場從此向東開。眼前軍實皆充備,盡是光頭遠送來。
詩中的“盡是光頭遠送來”,光頭就是指蔣介石,這首詩豪情萬丈,又淺顯易懂,譏笑蔣介石打敗仗送物資,並稱其運輸大隊長,這是蔣介石運輸大隊長最早的出處,從此蔣介石運輸大隊長的稱謂不脛而走。
1928年7月,由賀龍帶領的中國工農革命軍在湘西地區不斷發展壯大,根據湖南省委指示,賀龍的部隊被改稱工農革命軍第4軍,因當時其他根據地的工農革命軍已改稱紅軍,因此此軍不久後改稱紅4軍,賀龍任軍長,黃鰲任參謀長,主要下轄第1師和文南甫、賀炳南和賀佩卿3個支隊,總共約700餘人,第1師師長便是賀錦齋。
1928年9月初,賀龍帶領部隊奔襲了澧縣大堰擋、王家廠一帶的團防武裝和稅務機關,沉重地打擊了敵人。然而由於叛徒出賣,紅軍遭到敵國民黨軍第14軍教導師李雲傑部和多股團防武裝的包圍襲擊,第4軍參謀長黃鰲壯烈犧牲。
在此危急時刻,第1師師長賀錦齋率部英勇拼殺,衝出重圍,退至泥沙一帶。9月9日拂曉,敵人的圍追堵截加劇,賀錦齋率警衛營和手槍連,掩護賀龍率主力部隊突圍。戰鬥中,賀錦齋不幸中彈壯烈犧牲,年僅28歲。
《天擇雜談》由原國防大學教員、軍史專家天擇創辦,歡迎關注~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