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剛出生的時候都只有哭和笑兩種表情,爸媽不會從其中看出孩子性格上的特質。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寶寶是自卑或自信,是膽小還是豪氣都能一目瞭然,沒有達到一定年齡的孩子不知道隱藏自己的個性,同時也能反映出家庭對孩子個性的影響。

一般來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不認爲這本老師是教孩子們知識。在高大上,父母是孩子的生活導師。孩子受父母的影響不同,平時表現也不同。在幼兒園和孩子們玩得好和他們與世隔絕的家庭環境有很大的不同。是誰造成了這種差異?他們大多數是由於父母的問題。如何讓孩子變得自信和合羣?父母首先應該自找毛病。

1、爸爸是不是經常酗酒

酗酒的父親無外乎不是3種酒後結果,第一種:回家之後大吵大鬧,逮着孩子就揍,第二種:嘻嘻哈哈,沒一點正型讓孩子不知所措,第三種:倒頭就睡誰也不理。喝完酒打孩子是最容易把孩子嚇得膽小的,沒爲什麼,做爸爸的權威引起的問題。

沒正型的爸爸,孩子認爲沉穩的福清不應該是這樣的,認知偏差,自己不知道如何學習父親;倒頭就睡就是好的?不見得,跟沉默寡言的父親一個毛病,孩子無法從其身上學會和人相處的技巧,畢竟爸爸常年在外,這方面更懂。

2、媽媽是不是經常打牌

沒錢,這可能是媽媽拒絕孩子買喜歡的東西最直接的理由了,可是孩子又不傻,他看着媽媽打牌時大把出錢大把收錢心裏怎麼想?你覺得“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可給孩子的印象是窮人的孩子老敗家。

3、父母吵架和混合雙打孩子

某部家庭喜劇裏的“鼠標”一角就是證明,父母喜歡吵架首先是讓家裏沒有人味,只有硝煙味,孩子不知道該依靠誰,該和誰站在一起,就直接造成沒有安全感。而混合雙打孩子的爸媽我認爲他們就沒長大,無論出於教育孩子還是泄氣,都至少是紅臉對白臉,最起碼孩子背後有個依靠,不會膽小的蜷縮在自己的小屋裏。

4、孩子受欺負無人做主

“小孩子打打鬧鬧大人別插手”這話沒少聽,總覺得孩子的事兒是小事,然而,你連過問都沒有,只告訴孩子“哭什麼哭,憋着”,無疑還是讓孩子孑然一身,沒有爸媽最起碼的關心,他怎麼膽大的處理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