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疫情時期情況特殊,往年這個時候應當在學校被老師看管的孩子,現在交在了自己的手上,這段時間如何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以及學習習慣也成了各位家長棘手的問題。當然也不建議一味的安慰鼓勵,要剛柔並濟,審時度勢制定最好的解決方案,每天執行學習計劃久而久之就成爲了習慣,孩子就會主動的去做了。

疫情時期情況特殊,往年這個時候應當在學校被老師看管的孩子,現在交在了自己的手上,這段時間如何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以及學習習慣也成了各位家長棘手的問題。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習慣,讓孩子能夠好好學習,家長也可以更放心呢?

"不用早起可以睡懶覺了,可以盡情的玩玩具了,有更多的時間看我愛看的動畫了"這是大多數小朋友在疫情期間的內心獨白。

可是如果真的讓小朋友這樣肆無忌憚的"發揮"的話,遭殃的就是作爲家長的我們和小朋友的前途了。

所以我們不能任其咎由自取,要用正確的方式方法,讓孩子培養出好的習慣!

首先控制孩子的作息時間,這一點我們要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和孩子約定好晚上十點準時睡覺,我們也要恪守承諾,拒絕熬夜成爲孩子的榜樣,不然孩子晚上不睡白天就不會早起,週而復始壞習慣就養成了,這中間還夾雜着被鄰居投訴的風險。

不過我們不能太急於求成,畢竟好習慣也不是一天養成的,要循序漸進,讓孩子適應這個節奏。

其次,制定孩子的學習計劃,每天的任務劃分好,什麼時間做什麼事,可以設定獎勵,讓孩子更有動力,孩子難免有哭鬧的情況,我們不提倡"混合雙打"。

當然也不建議一味的安慰鼓勵,要剛柔並濟,審時度勢制定最好的解決方案,每天執行學習計劃久而久之就成爲了習慣,孩子就會主動的去做了。

第三點,我們不能只注重孩子的文化知識培養,還要讓他學會自理

比如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洗自己的襪子,整理自己的文具,打掃自己的臥室,即使孩子做的不夠好,我們也儘量讓他自己去做,這個過程中是不允許我們做慈母善父的。

同時我們還可以倡導孩子幫助家長做力所能及的事。還有一點就是要改善孩子的情緒問題,有些孩子總是因爲一些事情亂髮脾氣,我們要做積極的引導,原則問題不能姑息,日常的小事就可以溫柔的告誡勸導。別讓一些生活習慣拉開孩子與同齡人之間的差距。

做到這些,孩子和家長以後都可以過得舒服些~

相關文章